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深度教学
孙敬茹
江苏省沭阳县耿圩初级中学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的重要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之所以学习文言文,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字记载方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但是,文言文的文体、语言、形式特征、艺术特点等和如今的白话文差别很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深度教学;策略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完整有序地保存了我国五千年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蕴涵着前人不凡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初中语文教学,要肩负起提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学习文言文,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对学生终生的文化素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意义非凡。
(二)促进了道德感的提升
伦理道德作为规范人的行为的标准,不仅是人的发展手段,更是人的发展目标。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在文言文中传承了许多宝贵的道德价值。所以,文言文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潜力。文言文教学也在当前重拾责任与美德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职能。
二、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进入高等教育的巨大压力,在有限的文言文课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教”,即文言词汇的解释和词汇翻译[3]。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们只得多次背诵、加深记忆,以求达到考试目标。这种现象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枯燥,学生态度消极。所以,新课标之下的改革中,唤起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渴望用心去理解和学习,发现文言文所带给人们的文学、艺术、文化之美以及中国传统道德之美,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比如,教师可结合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心,并逐步将课程内容介绍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戏剧任务,让学生角色扮演,再现文章中的场景。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情境,展现古文魅力
文言文的写作时代与学生相隔久远,学生难免会觉得拗口难懂,出现畏难情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展现出文言文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开展学习。
比如,在《桃花源记》的导入环节,教师提出了“世外桃源”这个词,让学生猜一猜这个词的含义,想一想这个词的出处是哪里。课堂上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得知“世外桃源”这个词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然后教师继续营造情境:请同学们想一想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地方?寄托了他的什么情感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意之美、意境之美。接下来,教师在课件上出示相关插图,一方面渲染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想象。教师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这个桃花源,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有了前面的情境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三)把握主旨,培养情感
文言文中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方法,寄托着古圣先贤的思想情感,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有效的层次划分,认真的分析上下文,精准而全面地把握文言文地主旨,进而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品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升。
例如,以学习《醉翁亭记》文言文内容为例,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对上下文的整体感知,来对文言文进行精准的层次划分,如这篇文言文的结构层次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①背景和作记缘由;②岳阳楼周边景色;③抒发作者的抱负等等,并让学生仔细的体会每个层次、每句话,甚至每个字中传达的作者思想,所体现的作者情怀,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作者那种为国为民的情怀,不断的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格,真正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当然,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有效的学习指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交流,进一步的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灵活翻译
文言文教学需要有翻译来巩固基础学习,但是一味死板翻译并非是有效的方式。教师没必要给出标准化的翻译,多多鼓励学生进行翻译,灵活翻译,并进行一定总结。由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翻译,可以借助课本注释以及工具书的帮助,但是不能过于依赖工具书而忽视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对文章内容认真思考,理解文章的大致事情与情感的发展走向。第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意见,对待翻译达成共识,同时找出翻译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第三,初中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针对有争议的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第四,教师将学生们在文言文学习中的成果进行必要的展示,这对鼓励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五)重视字词积累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看不懂字的难题,这便是因为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不够。文言文区别于现代汉语,里面有很多生僻字,如果学生平时没有专门针对文言文的生僻字进行积累的话,就很容易在通篇理解文言文时出现问题,有时候几个词的词义理解错误,就可能导致整篇文章的理解都出现偏差。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语文老师很难在较短的课时内将所有需要记忆的生僻字解释给学生听。因此,在学习文言文上,课外的积累尤为重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名著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如《资治通鉴》、《古文观止》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文言文,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只有通过阅读来落实字词的积累,通过实践来巩固新学的知识,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结束语
文言文体现的是我国古代诗人的笔墨豪情传达着一些古代人的智慧和传统汉字的魅力,所以学习文言文有多么的重要,文言文教学有多么的重要,通过学习文言文能够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总结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改正目前教学当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童.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转向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3(07):181-183.
[2]方瑷、胡积宝.初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7(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