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信息类专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乔孟涛 焦昆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党建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关键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党建与专业业务工作相结合的路径,能够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高校信息类专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现实需求与实践意义,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类专业;党组织;党建;业务工作

项目来源:2024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高校信息类专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GXDJ2024A008

1 高校信息类专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义

1.1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应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既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数据隐私等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提升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引导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深刻理解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自身作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肩负着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重要责任。结合党建工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职业环境时,做出理性判断和道德选择,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2促进信息类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社会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信息类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能够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准确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结合党建工作的推进,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会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的信息类专业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在党建引领下,培养出具有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深度融合能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2 高校信息类专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2.1建立党建引领的课程体系

在高校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操作。第一,要根据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中。例如,在数据科学、网络安全等课程中,结合国家在信息安全、数据管理等领域的政策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技术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尤其是校外实践和实习环节。在企业合作、社会服务等实际场景中,融入党组织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技术支持等实际工作,促使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第三,在课程考核中,将思想政治表现与专业技能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2.2强化党组织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

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引领作用,以推动专业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党组织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定期组织党内培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专业素养,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党的思想理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中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因此,党组织应组织教师参与党建活动,强化政治理论的学习,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将党的理论和政策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设,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自身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和使命。应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进一步体现党组织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推动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3深化党建与科研工作的协同创新

在高校信息类专业中,科研工作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专业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必须加强党建与科研工作的协同创新。党组织应当主动融入科研管理和项目运作之中,带动教师和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强党组织对科研课题的引导,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相契合。例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领域,党组织引导教师和学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自主创新和课题研究,加强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的协同,组织党内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科研热情,推动学术成果的产出。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党组织要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组织党内技术团队、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校党组织要加强科研项目的社会责任导向,确保科研成果的应用能够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推动科研工作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机制,为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过程中,信息类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愈加突出,高校应继续探索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加强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深化党建与专业工作的协同创新,信息类专业将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时代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邓建平,范紫婴.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23(8):36-38.

[2] 刘建华.高校党建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深度融合[J].热固性树脂, 2024, 39(1):I0014.

[3] 鲁玉芬,张雪武,李瑶.高校教工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办公室业务, 2023(3):27-29.

[4] 樊王妮,隆建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教学深度融合研究[J].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1):6.

作者简介:乔孟涛(1980年7月),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