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作者

黄田芳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第一小学, 山西 大同 038200

摘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我们党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的基本国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国家寄托和人民期盼;培根铸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也是时代担当和民族复兴的需要。一个时代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从细微处培育,塑造健康人格

在三十三年担任小学班主任的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中细节的关键作用。学生的每一个习惯的形成,都可能在未来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的互动中,我经常关注学生与同伴交往的态度、与教师的互动方式,以及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待同学、家长、困难的态度和行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眼神。

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行为,实际上都在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重要的素材。因此,我不仅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如何指导他们培养正面的应对困难的态度,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持续的良好习惯和经验的累积,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和完整的人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持续的关注和耐心,我与学生读心,与家长讨论,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这使得我坚信,在教育中,从细微之处出发,关注每一个细节,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

二、传承中华美德,铸就爱国之魂

在三十三年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我深感中华美德的无穷魅力。我坚信每一代孩子都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成长中应深深烙印着中华的传统文化。为此,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校本教材《弟子规》《中华古诗词》《经典古文》等书籍学习关于诚、仁、义的故事和案例,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每天晨读、午诵的时间,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爱我中华这一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平时利用教材中的爱国文本,引导孩子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充满自豪感。同时在每周二的班会上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与孩子们一同回顾节日的由来及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他们的情感总是高涨,对祖国的情感也更加深厚。回首过去的三十二年,时间或许短暂,但每次看到孩子们在传统美德和爱国情怀的熏陶下日渐成长,我都深感满足和骄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对我而言,不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作为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三、注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

1.培育生命至上意识

在小学班主任的多年工作中,我深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至上意识。生命不仅是生存,它还代表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面对困境的决断。遇到学生的争执或情绪低落时,我都视为培养他们认识生命价值的机会。为深化这一理念,我曾组织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探访养老院,让他们体验生活的多面性,教育他们善待身体,珍爱生命。

2.塑造稳健心理品质

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心理品质的塑造尤为关键。尤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经常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抗压力能力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境时,我常会分享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成功克服压力的真实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希望学生能理解: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心态和采取有效策略,而非逃避。

为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我设计了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在课程中教授他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节。其中,抗压力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我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测试来认清自己的压力来源,并教授他们使用如呼吸、冥想和正念等技巧来有效缓解压力,增强其心理韧性。

四、言传身教,以人格育人格

在教育的领域中,老师的角色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无声无息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我以自身的人格去育化学生的人格,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引路人。我常常告诉自己,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上的引导者,更是他们品德塑造上的楷模。每当面对学生,我都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心中永久的印记。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确保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决策,都能符合我希望学生们拥有的品质和态度。有一次,班级里出现了一起同学间闹小矛盾的事件。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没有选择简单地给出结论或者指责任何一方。相反,我选择了与学生们一同坐下,公开、平和地讨论这一问题。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向学生们展示如何理性、公正地处理矛盾和纷争。言传身教,不仅仅是通过口头教导,更是通过日常的实际行为,向学生传递我们对于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坚守和追求。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都能够成为有修养、有担当的人。

五、共谋育人方略,引导家校合作

教育一个孩子,从未是单一的努力,而是多方共同的合作。家校合作一直是我在教育工作中特别强调的一环,因为我深知,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在这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在我眼中,家长是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每学期之初,我都会与家长举行座谈会,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展,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状态和需要。这样的沟通机制,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所处环境,更为精准地为他们制定教育计划。不仅如此,我也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课堂观摩、学生的展示活动、和一些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我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家校有效合作,统一目标,统一理念,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对他们学业的支持和关心。

结语

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为人类社会输送有德、有才的新一代的过程。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民族未来,我们应该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继续为新的一代播撒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