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体育课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路径研究
于长申
德惠市第六小学 130300
摘要:新时代教育改革理念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探索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策略,积极拓展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广度,创设深度探索的体育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体育与劳动的延伸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推动多学科融合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体育;劳动教育;融合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成长,落实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策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身边真实的劳动素材,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引入民间传统游戏活动,开展体育延伸教育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勤俭节约的良好劳动品质,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关怀。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真实体验。不仅渗透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还可以持续健全学生的人格,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
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增强劳动学习体验
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情景创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劳动教育的思想,可以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劳动元素的体育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教学资源,设置模拟农田、园艺区域的劳动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积极感受劳动者付出的艰辛,体验劳动者收获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积极以插秧、播种为主题的趣味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体验从拔秧苗、犁田、搬运秧苗、插秧的完整种植过程,让学生掌握插秧的基本劳动技巧和方法,深刻体会农民背后的辛勤劳作,感受其中蕴含的勤俭节约的劳动价值。然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通过定向运动方式,如帮助农场种植小番茄,或者是组织体育特定活动,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的劳动成果。通过定向运动的方式,设置不同的定位点,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体育情境活动中,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有效增强学生的个人体能素质,积极锤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良好个人意志。并且教师还应积极设计团队协同合作的体育教学情境,利用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搬运接力、农工体验等,培养学生在团队协同中的合作意识。
二、引入传统民间游戏,渗透劳动教育元素
传统民间游戏中蕴含有丰富的劳动元素,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观念,并将其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积极引入如踢毽子、跳皮筋等趣味生动的民间游戏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感受民间游戏中蕴含的劳动智慧和创造表现能力。同时教师应在引入民间游戏基础上,根据该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以及学生体育素质成长变化规律,积极改革传统民间游戏的规则,增加趣味的劳动游戏任务,让学生在游戏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不同劳动的艰辛,体会劳动获得的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尊重。例如,教师以扁担的使用技巧作为体育教学切入点,引入挑水接力的趣味民间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借助体育运动器材和现有的场地完成扁担挑水接力的趣味活动。不仅有效渗透劳动价值的思想,还将体育与劳动进行有序的融合。通过利用田间劳作的趣味教学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在日常劳动中的正确认知,有效锻炼学生的整体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良好品格。
三、开展体育延伸活动,强化劳动价值观念
教师应当积极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体育延伸的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如参与校园的绿化、卫生、清洁等劳动任务,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体育运动思想,欣赏自己劳动带来的卫生成果,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劳动实践成果展示,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身在劳动过程中的喜悦和成就感,有效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强烈热爱和尊重。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社区的环保公益活动,了解公共卫生维护措施,体验新时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的劳动服务产业,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劳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养成关爱他人、关爱社区的良好劳动认知。此外,教师还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融合教学进展情况,持续关注学生展现出的劳动意识。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光荣劳动者的正确价值观点。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引入传统民间游戏以及开展体育延伸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同时,这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群.劳动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2020(9):276.
[2]杨继光.浅谈小学体育健康与劳动教育的融合[J].灌篮,2021(5):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