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教学方法为先
郑国菊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
通过长时间的语文教学,作为业余书法爱好者,有几年的毛笔字书法教学经验,现就自己在毛笔字教学方法上的些许收获总结如下:
一、激趣引导,知其礼
平常课堂在上课前,师生互相问好,在书法课堂上师生之间互相行作揖礼,如此安排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书法与传统礼仪相结合。让同学们知道如何行作揖礼,为何行此礼,在行礼过程中懂得尊师,懂得尊敬他人,在鞠躬那一刻知道做人要相互尊重、要谦卑。学生们对这一新形势的问候方式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前就已经激起兴趣,我们再从导入上多下点功夫,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在系列化的训练过程中,导入方法可选择谈话激励法、写字歌导入法、故事激励法、游戏导入法、欣赏名篇佳作法、知识问答法、作品对比法(师生自己作品)、展评作业法、获奖表彰法等。中年级学生对名家名篇初具辨识力,每节课根据课程需要介绍一位,平时练习书写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缺少毅力,不能做到每天坚持练习,因此在介绍书法名家时,偏向于讲他们如何刻苦勤奋练字的故事,为学生们树立勤学苦练的榜样,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仔细观察,明其理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中年级学生的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还不够仔细,所以需要老师引领,可以采用先笔画后部首或一个字的整体结构布局去观察法,让学生在观察中捕捉特征,学会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试着说说书写时应注意哪几点?梳理后小结出四点用幻灯片出示。要求书写时注意笔画结构、 笔画的粗细变化、每个字写在格子中间、注意关键笔画的运笔、运笔力度平稳,做到力送笔端。
一味的观察是枯燥的,学生也不会有持久的兴趣,因此在观察的同时让他们知道这个字为什们这样写,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教学“玲”字时,需提醒同学们这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让右,左边王字旁最后一笔为了让足空间给“令”而变为提画,其中蕴含着做人要懂得礼让的道理。孩子们一听必能记得。在教学“孝”字时,用多媒体演示“孝”字的演变过程,让他们知道老字部代表老人,而“子”则是子女,从字形上看则是子女背着老人,从而让学生们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汉字不仅表意,还蕴含做人之理,同学们既学会了书写,又明其理,可谓一举两得。
三、示范引领,晓其法(教师和书写视频)
正所谓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书法水平较高的教师,学生的字大多数写得也好,说明我们的示范作用相当重要。不管是单个字的书写还是最后的集字成篇,都采用教师(书写视频)先范写知晓其笔法和章法。在指导书写“孝”字时分两步,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每个字,说说不容易写好的笔画,让小老师总结规律,教师(视频)范写,学生每字练两个,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习字,最后投影点评。第二步切换出前面总结出的四点书写要求,指导书写。课前录制好的书写短视频循环播放,学生观察,并书空,从整体上评一评,然后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练写。
四、潜心练字,正双姿
学生在练写中,教师循环播放书写视频,便于学生练习书写时,不记得该怎样运笔时,再仔细观察,要做到“意在笔先”,树立“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写后对照范字进行检查,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巡视指导时纠正学生的双姿(握笔姿势和坐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五、评价指导,促进步
教学中的评价是对训练情况、学生能力的综合评测,也是调控训练的重要手段。每节课在练到一定时候,就采用评价的形式进行反馈矫正。有小组互评和推荐好作品,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投屏技术在希沃一体机电视上展评,用希沃授课助手展评可以及时给予评价,当同学们得到一枚奖章或者一朵小红花时,会很开心,也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评价中教师的评价要有准确性、导向性和鼓励性,即要充分肯定,又要有明确的改善意见,还要有新的目标提出,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指导的延续。
六、找准差距,再练习
我们指导学生练字,不但要使学生练有方法,还要练有成效。在上一个步骤中,我们通过评价让学生找到了差距,学会了方法,进行了推敲,现在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次练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评价同学们书写的“墨香”两个字时,特地找了一位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作品,让大家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同时,同学们对照自己的作品,找找自己的优缺点,最后再练习,达到提升书写能力的目的。
七、拓展延伸,长知识
中年级的学生,对书法知识所知甚少,作为老师不能一味的教学生照字帖练字,还要提升书法知识素养,所以作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拓展学生知识的天空。每节课都带着学生了解一些书法知识。如:汉字来源,软笔书法有哪些字体 , 古代书法大家的励志故事,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哪些要素,名家名帖的鉴赏等等。
八、总结提升,显育义
在最后的一两分钟时,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情况加以小结,可以总结书写规律,指导实践,也可以再次激励学生,提出希望,使学生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技能方面的提升,所有教书法的老师都会做到,而我还注重教育意义的提升。我们在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更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寻找合理的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学生不仅练手、练眼,更重要的是练心。通过学习能透悟艺术规律,掌握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感受汉字优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一技多能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文化精髓。书写优美的汉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途径,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