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彩阔叶树种容器苗夏季造林技术

作者

王涛

天津市蓟州区林业局 301900

摘要:为解决天津市蓟州区春秋季节干旱多风,影响了造林成活率的问题,结合本地区的技术和经验,总结出彩、阔叶树容器播种育苗夏季上山造林技术。

关键词:彩阔叶树种  容器苗  夏季造林

蓟州区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应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但选用的树种全部系油松、侧柏等针叶树。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产业的不断发展,彩、阔叶树已成为山区造林的优势树种之一。而以往彩阔叶树种造林在我县只限于春秋两季(总计不足1个月)栽植,造林时间较短,难以完成大规模造林任务,加之春秋季节正直干旱高风,极大地影响了造林成活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究应用了彩、阔叶树容器播种育苗夏季上山造林技术。

1、树种选择

选择彩叶树种黄栌。黄栌是我区山区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营造大面积风景林的良好树种之一,该树种生长快、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脊薄、萌蘖性强,适宜山区容器播种育苗造林。

2、苗木培育

①选种:选择当年采收的无杂质、较饱满的黄栌种子。(按每亩15斤的用种量准备)。

②容器准备:选择10x12cm的塑料盆,并在塑料盆周围打1cm的透水孔6个,盆底部不需打孔,以防苗木根系扎出盆外,起苗时伤根影响造林成活率。

③基质配置:在育苗前备足蛭石、草炭、有机肥等。按蛭石、草炭、有机肥、园土的配比为1:2:1:6,充分拌均即可。

④整地及装盆:畦宽1米,其中苗床宽4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空间,畦埂40厘米,苗床深12厘米,每畦摆4行,苗床使用前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每亩用100克,稀释在800千克水中使用,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装盆,在苗床内平整摆放,每亩摆放26000盆。播种前将装好的盆灌足水,灌水后盆内土与盆上沿差2厘米为宜。

⑤播种:一般在3月底待70%种子“扭嘴”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点播的方法,每盆播种8-10粒,上覆1厘米的过筛沙土把种子盖严,用喷雾器把表土喷湿,后覆膜。

⑥苗期管理:苗木播种后,将温度控制在15-28度之间,湿度控制在60%左右。苗木长到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每盆保留2-3株。5月中旬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根据苗木长势,每盆保留1-2株。间苗后及时浇水,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并及时除草。当苗木生长到15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以促进苗木及早木质化,增加粗度,培养壮苗。

⑦苗木出圃:大部分苗木生长到15cm以上(一般在6月中下旬雨季来临之前)即可出圃栽植。

3、栽植技术

① 整地

采取深坑小埯穴状整地,规格为30×30cm,沿等高线进行品字型排列。

②栽植

栽植的最佳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苗木出圃后使用塑料周转箱装苗运输到造林地点,将苗木从箱中轻轻取出,直接带盆放入栽植穴中间,用表层细土将盆的周围填实,盆上再覆土5厘米,用手按实,栽完后成锅底状,无需浇水。栽后覆盖杂草或石块,以减少水分蒸发。

4、容器播种苗夏季造林技术的优点:

一是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苗量。此方法育苗3月中下旬播种, 6月中下旬出圃,每亩产成品苗2.5万株以上,单位面积产苗量比常规方法增加1倍以上。育苗时间减少了1年以上,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

二是延长了阔叶树造林时间,由过去春秋两季造林增为春夏秋三季造林。

三是造林后无缓苗期,因夏季带盆造林不伤根,苗木可直接进行生长,无需缓苗。

四是降低了造林成本,雨季带盆造林免去了浇水这一重要环节,不仅省工省时,而且节省了浇水费用。

五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经实地调查,黄栌雨季带盆造林,苗木成活率普遍达到98%以上,苗木生长量平均达到60cm以上,高的可达1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