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王敏红
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271200
摘要:立德树人倡导德育为先,将德育教育和课程教学同向而行,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熏陶,提高他们道德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数学知识点和德育元素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立足立德树人背景,提出要渗透传统数学文化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效果的双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贯彻立德树人使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领悟新课标精神,精准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打造“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氛围,引领学生探索源远流长的传统数学文化,增强他们文化自信,并把德育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思政教育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一、以数学文化为引,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元素,带领学生探究古代数学成就、益智玩具,让他们感受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从而增强他们文化自信。以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开展教学,为学生介绍这种历史悠久的益智玩具,介绍七块图形特点、示范拼图过程,鼓励学生辨别拼图中运用的图形,帮助他们掌握常见图形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以讲解七巧板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起初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木材雕刻成各类图形,再用这些图形拼出不一样的图案,用来为儿童启蒙。七巧板在18世纪流传到了国外,受到各国追捧。通过七巧板历史,学生可以了解源远流长的传统数学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智慧,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样的图案,例如房屋、小动物、汽车等图案,鼓励他们自主设计七巧板图案、写出每一部分的图形名称,发散他们思维能力,增强他们文化自信。例如学生可以先辨认七巧板每一块图形名称,再自主设计七巧板图案,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指出图案中每一部分运用的图形,熟练辨认各类图形,感受劳动人民从生活中取材、巧手制作益智玩具的智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文化自信。
二、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德育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小学生爱国情怀。例如教师在讲解《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时,可以出示新农村街道短视频,为学生讲解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引导他们找出视频中的学校、村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中心位置,结合这些位置来讲解辨别方向的方法,让他们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和西北等几个方向,并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争做时代好少年。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手绘简易地图,让他们利用箭头标记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让他们标记出图片出各个村庄的位置、街道走向、公园位置、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置,引导他们根据地图介绍不同建筑物位置,提高他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家乡农村的变化,让他们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他们懂得感恩祖国,增强他们爱国热情,让小学生懂得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激励他们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总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受祖国的强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厚植小学生家国情怀,帮助其成长为优秀接班人。
三、引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差异,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帮助学困生克服难题,从而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精神。例如教师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各个小组探索指定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美德。第一,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两张组合图形图片,并把图片分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提交组内分工方案、计算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各个小组可以相对两个组合图形进行分析,进行组内讨论,合作探讨破题方法,采用画一画、算一算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一个组员参与其中。第二,各个小组要大胆创新,探索个性化解题方法,做好组内分工,通过集体智慧来攻克难题。有的小组对组合图形进行切割,有的组员在图片中添加了分割线,引导学困生把不规则的组合图形分割为熟悉的图形;有的组员负责计算切割后每块图形的面积;小组最后合力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有的小组则是采用补全法,运用虚线在原有的组合图形基础上进行补充,补充成常见图形,计算出该图形面积,最后减去补充部分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小组合作,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帮助学困生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帮助他们温故知新,从而提高每个组员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热心帮助其他同学,培养他们乐于助人、严谨认真的美德,发挥出数学学科德育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落实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风向标”,融思政教育和数学知识于一体,打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让学生体会数学有趣、好玩、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从而提高他们道德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渗透传统数学文化,引领学生探究古代数学成就、益智玩具,培养他们文化自信,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德育照进生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庄永霞.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J].考试周刊,2024(24):69-72..
[2]刘玲玲.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3]文世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8):I0010-I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