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作者

赵宽

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 130125

摘要:针对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堂,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十分重要。义务教育改革要求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体,按照这一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们的共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加强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加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规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首先,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探究数学知识与原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会更加投入和积极地学习。相比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更能点燃学生内心的探索火花,鼓励学生积极挖掘和感受数学之美。此外,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规划数学学习,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数学研究,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问题解析。这不仅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更是培育全面思维与高效问题解决技巧的关键路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其培养给予高度关注,持续关心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进展,并深入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一要打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学生投身课堂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和观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促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并合作寻找解决策略。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还能在互动过程中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热情。

二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学知识教学不应限制在课本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潜力,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如数学故事书、网络教学资源、数学娱乐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等。这些素材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而且能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数学定义,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同时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这一方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由问题构成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或者图片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并激发学生从课堂知识中寻求问题答案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探索性思维,并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教师可以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使用教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些互动性强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圆”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可以提出有关圆形物体的问题,如车轮、钟表等。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发地开始讨论和提出关于圆形的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由问题情境“请同学们帮我找到圆的半径”“你能找到多少条圆的半径”等问题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并对数学知识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成功地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向主动的探索模式,还能在过程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引进优质的学习资源

第一,通过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应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数学学习应用程序、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等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这些素材通常包含动画、趣味性互动练习、形象图表和与生活相关的案例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数学学习应用程序,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练习,该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自动为他们推荐匹配的练习题,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二,结合具体物品与实践操作,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操作与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具体物品等,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例如,在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摆拼,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图形的特征与属性。

第三,加强合作学习,促进知识交流。教师应倡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并深度研究问题。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互补,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各小组分配差异化的学习任务或研究议题,促使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协作研究。

总结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传授正确的自学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奇.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社会发展与管理分论坛论文集(二).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中心小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43154.

[2]伍婉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大会——智慧文化建设高峰分论坛论文集.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二小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108544.

[3]王秀颖.倡导主动激发潜能——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大会——智慧文化建设高峰分论坛论文集.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小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10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