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潘艳
金华市婺城区九峰职业学校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三全育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和学科领域之中。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它强调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旨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
一、“三全育人”的优势
(一)教育理念的全面性
“三全育人”理念深刻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它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确保教育不仅具有深度,而且具备广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人都被视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共同构建起一个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形成教育合力,各方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教育内容与方式更加丰富多元,从而显著提升了教育的整体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教育资源的整合性
“三全育人”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强调学校应高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还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这种跨界的资源整合,不仅提升了教育的整体效能,更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多元化、实践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全面发展。
(三)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三全育人”理念高度重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它着眼于学生的整个成长历程,从学生踏入校门直至毕业,乃至毕业后的持续跟踪指导,构建了一条无缝衔接的教育链条。这一连续性不仅确保了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都能获得适时的关注与支持,还促进了他们稳定学习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一)个性化文本解读策略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这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更是对他们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在教授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荷塘月色景象。有的学生可能会从文字中捕捉到月色下荷塘的宁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夜晚,与荷塘融为一体;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会深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愁与思绪。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学生们能够相互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外延。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的美感,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词句赏析策略
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深入品味散文中的精髓,特别是那些承载着丰富美感和深刻意义的词句。这些词句不仅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更是连接读者与作者情感的桥梁。在教授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探寻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诸如“面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等,并鼓励他们结合上下文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济南冬天独有的温暖气息,更能深刻感受到老舍先生笔下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种对词句的深入剖析,不仅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审美理解力,使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创造美、表达美,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审美情境,从而让他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感受散文中的美感和情感。以教授《月是故乡明》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故乡月夜场景。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可以自由地漫步于月色照耀下的故乡小径,近距离观赏那轮皎洁的明月,以及被月光轻柔抚摸的静谧田野和潺潺溪流。他们不仅可以亲眼目睹月色下的故乡美景,更能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思乡之情。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让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散文的内涵与情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
“三全育人”理念深刻践行了全员育人的原则,强调学校、家庭与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参与。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这一理念得到了生动体现。教师们不仅致力于课堂教学,更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文学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们与家长保持着密切沟通,通过定期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教师们还创新性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文学社团活动,与家长携手合作,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关爱下茁壮成长。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教育展现出了全新的活力与深远的意义。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策略,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成长。中职语文教师们积极与家长、社区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更学会了如何欣赏美、创造美,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潘海妮.“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5,(01):150-153.
[2]曹聚芝.“三全育人”理念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论坛,20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