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角下英语阅读主题意义探究的实践探讨

作者

石孝燕

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把握教学主线;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强调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更提出了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阅读主题意义探究的必要性。英语阅读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获取,更是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关键词:跨学科;英语阅读;主题意义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阅读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学科和领域的重要桥梁。通过英语阅读,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信息,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阅读主题意义探究,则能够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本文将从跨学科学习的维度对英语阅读主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促进对英语阅读主题意义的理解。

一、跨学科视角下英语阅读主题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准备不足

跨学科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它需要教师不仅精通本学科知识,还应具备广泛的其他学科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融合。然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在跨学科知识方面准备不足,他们可能对本学科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但在将历史、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却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找到恰当的融合点和教学方法,从而影响了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资源有限

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深入实施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面临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这成为了制约跨学科教学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缺乏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们难以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也难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探究机会,从而影响了跨学科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解决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成为推动跨学科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学生适应性问题

对于中学生而言,跨学科教学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习惯了传统的分科教学而难以迅速适应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他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步理解和接受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会如何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如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跨学科的学习中。

二、跨学科视角下英语阅读主题意义探究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其他学科内容,丰富阅读主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拥有将英语阅读主题推向更深层次和更广泛领域的独特机会,特别是通过整合历史、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以环保主题为例,当学生学习关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英语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地理学科中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如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环境污染的全球影响以及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等。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不仅使英语阅读主题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环保问题。例如,在学习一篇专门讨论“气候变化”的英语阅读材料时,教师通过引入地理学科中关于气候变化的具体案例和数据,帮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层面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跨学科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思维导图和科学实验,来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水的循环”的英语阅读材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使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水循环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科学实验的引入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阅读材料中科学原理的宝贵机会。在学习“水的循环”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模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和理解水的循环原理,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深化主题探究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深化对英语阅读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英语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设计跨文化交流项目,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一篇关于“世界文化”的英语阅读材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跨文化交流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查阅资料、制作PPT、进行汇报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

(四)跨学科评价,促进综合素养提升

跨学科评价是指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纳入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评价任务,如写作、演讲、实验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学习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阅读材料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跨学科的评价任务——撰写一篇关于“我为环保做贡献”的演讲稿。学生需要结合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经历,撰写一篇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演讲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一任务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演讲技巧和环保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阅读主题意义探究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将历史、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参考文献:

[1]李淑媛.围绕主题意义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深度学习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0):45-49.

[2]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分析与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