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奥尔夫乐器进课堂的实践操作与教学效果研究

作者

林雪红

广东省云浮市邓发小学 527300

摘要:

伴随着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的引进和普及,国内的小学音乐教育逐步走向多样化。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三种主要的音乐教学方法,它的综合教学思想历来为广大师生所推崇。奥尔夫的声势韵律,乐器,插图,游戏教学,情境教学,这些都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学技巧为主,轻学习、兴趣的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操作与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高效的音乐课堂,进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乐器;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的发展与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同时小学音乐对学生综合化能力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都比较注重教学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正是活跃好动的年龄,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他们的音乐素质的提高。而将奥尔夫乐器运用到小学的音乐课程中,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生动,给教学增添了更加有意思的内容,使学生于游戏中学习,容易获得知识,提高教学品质。因此在日常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奥尔夫乐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造出一种更为活泼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利用奥尔夫乐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小学时期,孩子们都很乐于接受新的东西,他们用自己的爱好来引导自己的行动。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对他们来说,激发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要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其学习热情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而在小学的音乐课上,运用奥尔夫乐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就拿花城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一课时为例展开教学。首先,导入环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彩云追月的乐曲及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随后通过奥尔夫乐器的不同敲击方式,进行节奏训练。利用奥尔夫乐器的音色特点,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如用不同节奏型敲击铃鼓或木鱼,感受音乐的律动。结合奥尔夫乐器的节奏特点,进行歌词的节奏训练与学习。如用打击类乐器敲击出歌曲的节奏型,同时跟读歌词。为了更加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感知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拍腿等身势动作来练习节奏。先单独练习切分节奏等基本节奏型,熟练后再跟着乐曲的节奏进行拍手拍腿,增强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在熟悉歌曲后,鼓励学生利用奥尔夫乐器进行合作表演,将《彩云追月》的意境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音乐思维。

二:渐进式教学,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一般来说,教学阶段讲究循序渐进,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奥尔夫乐器。循序渐进是一种对传授方式的打破,它要求老师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引导,同时也要注意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同学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及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基于上述教师利用奥尔夫乐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依次展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沙锤、铃鼓等奥尔夫打击乐器,介绍其名称,材质。构造及发声原理。随后循序渐进的示范演奏每种乐器,让学生仔细聆听其音色特点,并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操作方式和声音效果。当学生不断进步时,老师可以逐步介绍较难的木琴及金属琴。这些乐器音域较宽,音质也较丰富,更能激起学生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创造力。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教导学生怎样使用木琴与金属琴,并能弹奏各类简易的音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变化,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和挑战。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更复杂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编排;对于初学者,可以让他们从简单的节奏练习开始,逐步提升难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点,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组合演奏,共同奏响和谐乐章

奥尔夫乐器的一大特色就是可以进行集体演奏,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又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听觉感知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老师的知识灌输,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交互,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发展。而将奥尔夫乐器引入到小学的音乐中,老师可以引导他们互相聆听,协调击打的力度和时机,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旋律。透过组合演奏,同学们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更可以展现团队的成绩,带给他们一种成就感与自信。例如:为了更加深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彩云追月》一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将奥尔夫乐器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音乐技能,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另外,教师还采用组合演奏的方式,通过分句、分段、分节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演奏乐曲的某一部分。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首先,教师可先演示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然后请学生模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不同乐器组合起来,共同演奏《彩云追月》。其次,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方式,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组合演奏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演奏技巧、节奏感及与他人的配合能力。同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奥尔夫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彩云追月》一课的教学策略,为奥尔夫乐器进课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所以更应该进一步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露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6):30.

[2] 徐峥颖. 基于奥尔夫多感官体验提升音乐学习力 [J]. 辅导员,2022(1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