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教学中主题引领让阅读深度发生探究

作者

倪琳

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小学部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深度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主题引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深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引领;阅读深度;影响

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体系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多聚焦于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学生对文本理解常浮于表面,难以实现深度阅读。牛津译林版教材以话题为单元编排,为主题引领的深度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践基础。研究主题引领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深度的影响,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一、主题引领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深度的影响分析

(一)深化知识理解,构建知识体系

主题引领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传统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孤立的词汇、语法讲解,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教学,以一个明确的主题为核心,将各类英语知识有机整合。通过对不同体裁、不同难度的关于动物主题文章的阅读,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深入理解动物相关知识,将零散的语言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1]。从语言知识层面看,主题引领使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本会运用不同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相似或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能够加深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与运用。在文化知识方面,主题引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每一个主题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相关主题的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在节日庆祝、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主题引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主题引领下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思考、分析、判断和评价。教师会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教师可能会问学生“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保护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挖掘文本背后的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题引领还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反思,判断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主题引领下的开放性问题和讨论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动力

主题引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主题情境,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题引领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进一步增强阅读动力[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主题的阅读内容。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选择“体育赛事”主题的文章,喜欢科学的学生可以阅读“科学探索”主题的文本。这种个性化的阅读选择,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主题引领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深度的策略

(一)系统整合阅读材料,构建知识体系

牛津译林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明确主题,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从课外选取相关阅读材料。在教授 “School life” 主题单元时,除教材阅读文本外,引入《大卫上学去》等关于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绘本。学生通过对比绘本与教材内容,了解不同教育体系下学校生活的差异,如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拓宽对主题的认知维度,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依据难度层次和内容逻辑对阅读材料进行整合[4]。以 “Festivals” 主题为例,先安排简单介绍常见节日时间、庆祝方式的短文,让学生掌握节日基本信息;接着引入关于节日起源和文化内涵的文章,如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圣诞节与基督教的渊源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最后安排讨论性阅读材料,如不同国家节日商业化现象的探讨,让学生发表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从多层面加深对节日主题的理解。

(二)创设生动主题情境,激发深度阅读兴趣

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逼真主题情境。在教授 “Seasons” 主题时,播放四季风景的高清视频,春天的万物复苏、夏天的热烈繁茂、秋天的金黄灿烂、冬天的银装素裹,配以相应音乐,如春天选用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乐章。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沉浸式氛围中,直观感受不同季节特点,激发对阅读四季相关文章的浓厚兴趣,更主动地深入文本探究。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阅读内容。在学习 “Shopping” 主题时,设置超市购物场景,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运用 “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 等购物英语表达进行实际对话交流。这种亲身体验不仅加深学生对购物相关英语表达的理解,还增强阅读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入理解文本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文化内涵。

(三)设计层次分明问题,引导深度思维发展

根据阅读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在阅读关于 “Animals in danger” 的文章时,事实性问题 “Which animals are in danger mentioned in the text?” 帮助学生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性问题 “Why are these animals in danger?” 引导学生分析动物濒危原因,提升逻辑思维;分析性问题 “How can we protect these animals?” 促使学生从文本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性问题 “Do you think the measur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are effective? Why or why not?” 鼓励学生对文本观点进行评价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文本。此外,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学习 “Future life” 主题时,问学生 “What do you think our future life will be like? What changes do you hope to see?” 学生结合科技发展趋势、社会热点问题等,给出如未来交通、居住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多样答案,拓宽思维空间,深入探讨主题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引领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深度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基于主题的阅读材料整合、生动主题情境创设、层次分明的问题设计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牛津译林版教材的教学案例充分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应持续探索实践,将主题引领的深度阅读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盼盼,刘瑞娜,陈奕桦.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 2024(8):38-42.

[2]毛婷婷.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课主题意义的建构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22(30):51-55.

[3]梁思煜.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2(2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