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夏苗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 472500
摘要: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中语文课堂,作为文化血脉延续的关键一环,亟需革新策略,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于教学核心,铸就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创新之魂。借助AI技术,我们以智能化教学为翼,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创新了教学手法,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跃升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理念。面对这一变革,如何将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让其在青少年群体中重新焕发光彩,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攻克的课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
高中阶段,正值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语文教学,无疑为他们的心灵成长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为他们构建了一座坚实的文化桥梁,使他们得以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既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又深谙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发展新媒体与AI技术的融合,为传统文化的呈现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生动与直观之路。这些高科技手段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传统文化深邃而丰富的内涵,使其以鲜活的面貌跃然眼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AI技术构建传统文化数据库
在新媒体与AI技术的赋能下,建立一个全面涵盖诗词、古文、民俗、艺术等多领域的传统文化数据库,对于深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数据库不仅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AI技术,实现了内容的智能检索、分类与个性化推荐,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例如,在讲解《赤壁赋》时,教师可以轻松检索到苏轼的生平背景、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的诗词作品,为课堂讲解提供丰富的素材。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互动式学习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如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赤壁之战的战场,感受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或者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解读古代文物的细节,如青铜器上的纹饰、书法作品的笔法等,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利用数据库的推荐功能,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或实践活动,如观看与课文相关的纪录片、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整合新媒体与AI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质疑和反思,引导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数据库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与AI技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二)线上线下结合的实践活动
在新媒体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设计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开展“家乡民俗调研”和“古典诗词创作”两大项目,旨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地,亲身体验并传承本土文化。
例如“家乡民俗调研”项目,让学生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挖掘和记录那些可能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所遗忘的民俗传统。通过访谈老一辈人、参观古迹、参与地方节庆活动等方式,收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将这些调研成果以图文、视频或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不仅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还提高了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古典诗词创作”项目则鼓励学生以古为鉴,汲取古典诗词的精髓,结合现代生活感悟进行创作。邀请知名诗人或文学教师开设工作坊,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传统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时代特色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在学校的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成为学生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舞台。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和国画在线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知识竞赛覆盖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检验学习成果。书法和国画在线展览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学生的作品通过新媒体技术得以广泛传播,不仅增强了个人成就感,也有效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三)开展在线互动与协作学习
在新媒体与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AI平台,创新性地组织线上传统文化活动,如研讨会、诗词创作比赛和历史故事编写等,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
如《诗经》、《楚辞》中的诗词,以及《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故事,设计线上传统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通过AI平台发布活动通知,明确活动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诗词创作比赛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教材中的诗词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AI平台可以提供即时翻译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言文化中的诗词之美,AI的语法检查功能也能确保学生的作品在语法上准确无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风格和兴趣点,提供创意激发的素材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历史故事编写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历史故事,通过改编、续写等方式,创作出新的故事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创作。通过AI平台的在线协作功能,学生可以方便地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AI平台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创作心得。通过实时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创作进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结语
上述策略的实践,不仅显著增强了高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成效,而且在新媒体浪潮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实地调研与创作,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精髓,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自信。线上展览与竞赛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徐宁.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J].汉字文化,2023(20):112-114.
[2]古佳玲.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承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3(2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