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毛永兴
鄢陵县彭店镇第二中心小学 461211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调教育回归本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旨在提升作业的有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存在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教师主导,缺乏学生参与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
作业量大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书面作业占比较高,学生需要长时间坐在书桌前,缺乏运动与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重复性的作业占比较大,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抄写或默写。这种作业不仅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知识面拓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教师主导,缺乏学生参与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严重缺乏。一方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依靠自身经验来选择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教师很少与学生沟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作业,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
(一)制定作业目标,掌握作业完成度
在“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目标不仅要符合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也要契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以此充分发挥作业任务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此外,为了使作业任务的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教师要在作业优化设计之前,制定出明确的作业目标,以此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要求,同时,教师需要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目标的对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作业反馈的信息,动态化调整后续的教学方式。
以《草船借箭》的作业优化设计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本篇课文有深刻体会,笔者布置了以下推进阅读的课堂作业任务目标:“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清楚本篇课文的文章结构,能够清楚本篇课文由哪些部分组成”“能够认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等,以此促使学生能够有所侧重地阅读《草船借箭》,产生对课文思想和情感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上述课堂作业任务目标的方式,不仅确保了课堂作业的内容能够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密切配合,也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作业任务的完成,对《草船借箭》会有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作业任务的完成质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实现对后续教学方式的调整。
(二)借助线上平台,设计预习作业
智慧课堂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作业的布置形式,智慧课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资源,提升了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的智慧化教学平台,向学生发送新课的预习任务,以此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能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明晰新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
以《观潮》的预习作业任务设计为例,为了促使学生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教师应先利用互联网技术自行制作出《观潮》的“微课”视频,并在其中布置出详细的课前预习作业任务,随后再将“微课”视频发送到微信群或钉钉群中。预习作业任务的内容应围绕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查找相关资料,明晰“沸腾”“人声鼎沸”“笼罩”等词语的意思。
3.通读文章,概括每一个文段的大意,并总结出本篇课文的文章结构。
4.记录下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
针对上述预习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线上智慧课堂进行回答,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找出他们在此次预习中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从而正确诊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调整教学方式。
(三)精简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精简作业内容并提升作业质量成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关键一环。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摒弃那些重复、机械的作业任务,转而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每一项作业都能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并尝试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如曹冲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等。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关于“曹冲称象”故事的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精简作业内容并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提升作业的质量和学习效率。在“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旨在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的题海战术方式已不再适用,小学语文教师应依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思考作业设计如何实现“提质、减负、增效”。在此过程之中,教师不仅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课堂教学的方式和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也要在以往作业设计的经验上,不断思考作业优化设计的创新性措施,以此创设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作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屈艳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J].教育观察,2021,10(7):132-134.
[2]聂奥利,李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