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高丽琴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丹霞幼儿园 354400

摘要: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健康观念与运动习惯的重要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锻炼的习惯。创意跃动体育游戏以其独特的趣味性、灵活性与创新性,能有效吸引幼儿参与,对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幼儿园;应用策略

引言

传统体育教学侧重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幼儿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在此背景下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应运而生,它通过将体育运动与创意游戏相结合,旨在创造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

一、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游戏难度把控不当较为突出。部分教师未能精准依据幼儿实际能力与年龄特点设置难度,有的游戏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幼儿兴趣与挑战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而有的游戏又难度过高,幼儿在参与过程中频繁受挫,不仅无法享受游戏乐趣,还对体育活动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参与积极性。其二,游戏环节设置不合理。部分游戏环节设计繁琐、冗长,幼儿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导致游戏过程中幼儿分心现象频发。其三,游戏安全性考虑不足。一些幼儿园的游戏场地设施存在隐患,而教师在游戏前对场地器材检查不细致,游戏中对幼儿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增加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二、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准把控游戏难度

依据幼儿年龄与能力发展水平,分层设计游戏难度。对于小班幼儿(3-4岁),设计“小小搬运工”游戏,在场地放置不同颜色的积木,幼儿需按教师要求,将对应颜色的积木搬运到指定区域,锻炼幼儿的颜色认知与简单的身体协调能力;中班幼儿(4-5岁)开展“智勇大冲关”游戏,设置由低到高的平衡木、小山洞、矮跨栏等障碍,幼儿需要依次通过障碍到达终点,培养他们的平衡感、攀爬能力和勇气;针对大班幼儿(5-6岁)组织“足球小能手”比赛,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简单的足球对抗赛,不仅要求幼儿掌握基本的带球、传球技巧,还需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运动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通过这样分层设计游戏,能更好地契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状况。

(二)优化游戏环节设置

游戏环节设置要遵循幼儿认知与注意力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以 “小小探险家” 游戏为例,初始环节设置为幼儿在固定路线上寻找标记卡片。为优化此环节,可先在场地中放置不同颜色的线索卡片,每张卡片对应不同区域。如红色卡片指向森林区,蓝色卡片指向山洞区,幼儿需根据线索推理前往的区域,这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在寻找物品环节不再是简单的找到既定物品,而是给出物品特征描述“找到一个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圆形物品”,幼儿需在众多物品中甄别,提升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到了团队合作环节,设置为幼儿分组完成拼图任务,每组拼图碎片分散在不同区域,小组内成员要分工协作,有人负责寻找碎片,有人负责拼图,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营造多元化、开放性游戏环境

充分挖掘园所的每一处可用空间,像是把宽阔的户外操场划分为球类运动区、田径运动区;将室内闲置的走廊打造成平衡与攀爬体验区;利用花园的自然地形,设置一些如穿越小土坡、绕树障碍跑等自然探索区域。为这些区域投放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和材料,例如在球类区配备足球、篮球、排球等;在平衡攀爬区放置平衡木、攀爬架、吊环等;自然探索区则提供一些可以辅助搭建简易障碍的木板、轮胎等。在开展活动前,教师清晰地向幼儿讲解各项运动的规则,然后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和器械,自由探索跃动力体育活动。

(四)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和创造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造运动器械的玩法。比如在活动时,幼儿们发现将几个呼啦圈错落摆放,然后从不同方向和高度依次钻过,比单纯的直线钻圈更有意思,由此创造出独特的钻圈游戏。还有的幼儿把绳子和轮胎连接,齐心协力将其固定在两棵树之间,制作成荡桥,大家排着队依次体验,看谁能顺利通过。在探索玩法的过程中,幼儿会思考怎样改变呼啦圈的位置、荡桥的高度与长度,让游戏更有趣、难度更高。面对这些挑战,他们不断尝试、调整,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如此一来,不仅能获得更具挑战性、创造性的运动体验,还能全方位提升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放弃以及创新求变的运动品质。

(五)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设计

给予幼儿一定参与游戏设计的机会,激发其创造力与主动参与意识。教师可先引导幼儿讨论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如“太空探险”“海底世界”等。确定主题后,让幼儿围绕主题提出游戏角色、场景与玩法的想法。在“太空探险”主题中,幼儿提出扮演宇航员,设置“穿越小行星带”(用绳子悬挂小球模拟小行星,幼儿穿越)、“登陆月球”(用大纸箱搭建月球基地,幼儿攀爬进入)等游戏环节。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整理与完善,将其融入游戏设计中,同时给予必要指导,确保游戏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在游戏实施过程中,观察幼儿表现,根据幼儿反馈再次调整游戏。通过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设计,让游戏更符合幼儿兴趣与需求,增强其对游戏的认同感与喜爱度。

结束语

总之,创意跃动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与发展潜力。通过采取精准适配难度、优化环节、强化安全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策略,能够充分释放其对幼儿身体机能锻炼、综合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持续探索与创新创意跃动体育游戏的应用方式,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张玉琴.多彩课程,促灵性幼儿成长[J].天津教育,2021,(27):65-66+69.

[2]王荔玲.幼儿园户外情境性体育游戏的创意设计[J].学苑教育,2021,(12):95-96.

[3]胡朋蕾.中大班创意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J].教育观察,2020,9(16):63-66.

本文系福建省泰宁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度课题“幼儿园跃动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YJKT24-01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