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中职体育教学培养贵族精神的路径初探

作者

许秀凤 李苏帆 李显国

1.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215200;2.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安徽合肥230012;3.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基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职生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解析伊顿公学贵族精神及其在体育教育中的培养模式,结合当前因体育不受重视,体育课程内容传统、评价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农村中职生出现体质下降、体育自主参与度低、责任感缺失等情况,思考通过重视体育课程,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体育教学实践培养中职生贵族精神。

关键词:中职生;体育教学;贵族精神;人才培育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各行各业对从业者要求越来越高,“工匠精神”的提出更表明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过硬的技师,更提倡从业者有着良好的文化涵养、扎实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1]。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包括农村中等职业学校[2]。近年来,农村中职学生体质水平明显下降、体育参与度低、学生责任感呈现缺失现象,通过探析伊顿公学体育教育中培养“贵族精神”的模式,思考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贵族精神路径。

1贵族精神的内涵

伊顿公学距今已有500多年,被贯以精英摇篮,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其贵族精神主要指有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和勇敢的尚武精神。文化的教养是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社会的担当是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扶助弱势群体;自由的灵魂,是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勇敢的尚武精神是在不太平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不畏强暴权利压迫的特质[3]。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个体拥有强健的身体、高贵的精神和美好的品格,就会成为“精神的贵族”,文化教养、社会担当、勇敢拼搏、自由上进等就是现代贵族精神。

2伊顿体育培养贵族精神

体育是基础课程,体育活动是每天的必修课。学生从13岁入校到18岁毕业,体育课程达到35门,包括8门必修课程和27门选修课程,在整个五年学习中,学生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参与体育练习和发展技能。

体育课程设置全面,兼顾均衡性、灵活性、多元性。伊顿根据每个学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安排当季的运动,第一类球类运动,包括橄榄球、足球及伊顿五人,主要在秋季,第二类户内外运动,包括击剑、越野和田野游戏赛等,主要在3至5月由寒冷逐渐转向温暖的时候,阴雨天气在室内,天气晴则户外运动。第三类是夏季运动,包括板球、赛艇、游泳等。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安排,合理的规避因天气或项目的单一性等因素影响,使一年的不同季节都有体育课上,充分满足学生不同时期的需求。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专业且全面。伊顿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方式,这些老师大多来自剑桥牛津等学校,负责与学生学业相关的所有事项,且在非周末时间必须住校与学生同吃同住,学生定期与导师见面,探讨问题、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等,所以一位在伊顿公学任教的化学老师,有可能还要担当赛艇队的指导老师以及足球队的教练和田野游戏赛的裁判员[3]。

体育社会功能与自然属性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心理、思想、知识、技能、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伊顿强调体育教育的基础功能,突出体育社会功能。学生通过学习各种体育技能、长期大量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强健了体魄、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责任担当意识。如学校组织的传统比赛项目伊顿墙球等,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比赛中,为荣誉而战,在此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身体、精神和品格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发展。

3农村中职体育存在的问题

重技育、智育,轻体育。农村中职校侧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及单招高考文化课,体育课一直被忽视,甚至有的单招班一周没有一次体育课。学校因资金有限,对体育课程、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不重视,更关注升学率;忽视体育对学生健康发展、人格影响的重要性,间接导致学生体质逐年下降。

体育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单一。中职校体育课程主要是田径、篮球、排球等,学校也较少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比赛;体育教师培训或进修机会不多,工资待遇不高,导致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不强,日常教学主要啃老本,教学手段陈旧、单一;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体育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过多强调功效性。体育教学评价过多强调体育的功效性,量化的考核与评价方式体现了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向。近年来体育被列为中考、高考必考项目,虽引起重视,但这又转成为升学加分或为总分服务的工具,与体育育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甚至成为又一学科负担,如每年体质测试的800米,1000米。

4伊顿公学体育教育对农村中职体育教育的路径启示

家校社重视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职生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农村中职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程,明确体育课程地位,开足体育课,每周至少2节;把体育教学质量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支持体育活动或竞赛的开展,营造学校体育良好氛围。学校、家庭对体育重视度提高,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实施个性化课程设计。中职体育要突破常规的田径、篮球等单一内容,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开发拓展体育项目种类,如引入一些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舞龙舞狮等;或拓展新兴体育项目,如飞盘等;通过丰富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也利于弘扬优秀的体育文化;多举办集体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中职校要高度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为其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如体育教学方法研讨班、新兴体育项目技能培训等,让教师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有成效的体育课堂。

优化体育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进步幅度等纳入评价指标,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何林艳.中职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D].宁波大学,2020.DOI:10.27256/d.cnki.gnbou.2020.001345.

[2]许秀凤,李显国.农村中职生体能水平现状反思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12):242-244.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9395.

[3]丁芳.英国伊顿公学办学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体育与健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7.

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教科研融合”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023GK0001)。

作者简介:许秀凤(199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