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难点和对策分析

作者

彭正忠

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节能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电气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可以减少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电气施工中,对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针对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应对,这样才能确保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难点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实现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得到提升。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气施工;难点和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机电工程在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气施工作为机电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会影响到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还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难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概述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了供电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空调通风系统等。这些系统在运行中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体系。在这体系中,供电系统是基础,它能够为整个建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所有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照明系统则关系到建筑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而消防系统的可靠性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内容繁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因此,提升电气施工的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就非常重要。在电气施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质量控制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机电工程电气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要确保所有设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二是控制电气施工过程,保证安装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中电气施工中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掌握新的设备操作方法,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

二、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难点探讨

(一)电缆敷设方面的难点

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电缆敷设环节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电缆作为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敷设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电缆在施工完成后大多被隐蔽起来,所以敷设的过程中的隐患都会给后期的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电缆敷设的首要问题是确保电缆本身的质量。因此,电缆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无损伤、无污渍,同时绝缘性能也需要达到高的标准,这些基本的质量要求是电缆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实际敷设过程中,电缆的交叉和跨越问题非常重要,电缆之间的不合理交叉会导致电磁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电缆的不规范跨越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精心规划电缆路径,合理分区,确保电缆敷设整齐有序,减少交叉和跨越现象。金属管口的焊接质量也是电缆敷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焊接前,必须对管口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毛刺等不平整部分,以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2]。特别是在跨钢筋的焊接作业中,更需要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确保焊接点能够承受电缆敷设后的各种应力。

(二)电气设备质量方面的难题

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电气设备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由于市场上电气设备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的假冒伪劣产品非常多,这些产品的存在对整个电气施工的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电气设备的质量问题首先体现在性能和安全性上。一些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样的电缆在长时间使用或特定环境下容易发生绝缘老化,甚至漏电,这不仅对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会引发火灾,这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此外,绝缘性能不达标意味着电缆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的缩短,这样会增加后期维护和更换的成本。另一个问题是电气设备的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电气设备的规格与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不一致,就会导致设备在安装后无法正常的工作,这种情况不仅会延误工程进度,还会因为返工和修复而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严重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难点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敷设管线

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管线敷设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其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管线敷设给予高度重视。为了确保管线敷设的合理性,施工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要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楼板层的布局以及其它可能影响管线敷设的因素。在管线敷设的具体操作中,暗敷设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特别是在将PVC管道安装在楼板层中时。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建筑内部的美观和空间的整洁。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的布局进行精确的线路测量,确定管线的具体位置。在敷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管线的关注,对管线端线头进行封堵处理,这样才能防止杂物的进入,同时要将管线固定在建筑钢筋上,确保其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管线敷设时,施工人员还需对整个工程所需的架桥和管线轨道进行精确测量,选择合适的电缆安装材料。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和标准。在电缆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引导施工机械操作,对电缆进行调整和固定,确保管线敷设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总之,确保管线敷设的质量,能够为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电气设备的质量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电气设备采购环节的管理。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施工方应当选择那些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这些供应商通常有着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电气设备。通过与这样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电气设备的品质。在采购电气设备之前,施工方还要对设备的质量、规格、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这一过程不仅要对设备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还要涵盖对设备生产过程的现场审核。通过这些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可以确保电气设备在投入施工前就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从而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或安全事故[3]。此外,施工方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进场验收制度,每一批进场的设备都应当经过严格的检查,工作人员要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检查设备的外观完整性、功能完好性等。这样的验收流程能够有效杜绝不合格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保障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均达到预定标准。

(三)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由于电气施工的特殊性,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防范这些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要涵盖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用电安全、设备操作、高处作业等。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这样可以确保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的遵守规程,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临时用电管理方面,施工方应当定期对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用电设施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存在隐患的线路和设备,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总之,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电气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难点涉及设备、人员、安全、等多个关键环节。而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气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施工的安全。在未来的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要持续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和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推动机电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双军.电气工程施工的管控体系与评估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208-209.

[2]丁俊斌.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与控制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01):120-121.

[3]宋端峰.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