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舞蹈教育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

陶思颖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23级舞蹈表演系 北京 100081

摘要:舞蹈教育心理学以舞蹈教育过程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教育学及心理学,注重舞蹈教育心理规律及教学实践。这一领域涵盖了舞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教师教学心理三个层面,其目的在于提升舞蹈教育质量以及学生舞蹈素养。本文将重点围绕舞蹈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舞蹈心理学;舞蹈教育;重要性

1.舞蹈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逻辑、空间、音乐和身体运动在内的许多独立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舞蹈教育时,要注重学生自身优势智能的发挥,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来充分发掘学生潜力。

第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实际发展与潜在发展,最近发展区则为两种水平的落差。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老师要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在挑战中能上台阶。

第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桑代克试误说等都是舞蹈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学说。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与技能三方面,从而为舞蹈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标准。但桑代克试误说所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试错,才能逐步掌握舞蹈的正确技巧。

2.舞蹈教育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首先,舞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对身体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学习舞蹈时需要注意身体姿势,动作协调以及节奏感,在舞蹈动作中不断地实践与反思,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身身体特点并找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进而增强自我认知。其次,舞蹈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动机。舞蹈学习中学生需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学习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利益与需要,进而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最后,舞蹈教育心理学帮助学生对自身舞蹈能力形成正确评估。学生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着种种挑战,要学会对自身舞蹈能力进行评估,不能高估和低估。通过对舞蹈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能够使学生对自身舞蹈能力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促进自我认知水平的发展。

2.2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舞蹈教育心理学对发展学生情感管理能力有很大帮助,一是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学习知识。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动作没有完成好,比赛失利等。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挫折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自信。舞蹈教育心理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其途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二是舞蹈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美好的审美情趣。舞蹈艺术以其优雅的姿势和和谐的节拍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欣赏和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趣,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三是舞蹈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舞蹈学习要有坚持与恒心,在舞蹈实践中同学们要学会自律,培养好的学习与习惯,这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舞蹈教育心理学对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很大帮助,一方面,舞蹈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舞蹈教育心理学关注个体差异,重视挖掘每一个学生独特潜能。学生在舞蹈教育中能够学会挖掘内在潜能并不断地挑战和超越自己以实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舞蹈是表达与创作的艺术形式,学生要通过思维与创作去展示情感与想法。舞蹈教育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其学会以自身的方式进行表达与展现,进而提高创造力与想象力。

2.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舞蹈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伙伴们合作沟通,并通过舞蹈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使其对对方的意图及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及尊重。比如在舞蹈排练时,学生要学会聆听并回应同伴发出的讯号,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继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舞蹈教育心理学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心与包容心。学生在舞蹈学习中需要注意与呵护同伴的行为与表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对别人情感的敏感与关怀。通过舞蹈练习可以使学生更了解、更容易接受伙伴之间的不同,进而产生同情心、包容心。比如,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进行舞蹈,认识到同伴的才能与局限,努力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而有利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舞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与自尊。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与难题,经过不断地努力与练习,才能逐步战胜难题,不断进步。这种成就感与自我价值认同,有利于树立信心与自尊。学生通过舞蹈展示了天赋与能力后,就能获得伙伴们的肯定与欣赏,从而有利于加强相互间的情谊与信任,继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学生在舞蹈训练中能够加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强化心肺功能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其次,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舞蹈表演要求同学们在台上展现自我,这样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与胆量。最后,舞蹈教育对学生社交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舞蹈训练中学生需要和教练以及同学们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另外,舞蹈表演还是一种社交活动,同学们通过舞蹈表演来认识新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2.6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舞蹈本身是一门集体的艺术,要求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互相配合。舞蹈排练与演出时,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聆听对方的韵律,气息与动作,这样才能做到同步。这一默契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其日常生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其更有默契地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从而提升整个团队执行力。

舞蹈教育心理学重视个人对团队的作用与职责。每一位舞蹈成员的姿势与动作都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的,不然就会影响到整支队伍的表演效果,这种对个人角色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至关重要的,进而激发他们对团队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

舞蹈教育心理学以团队比赛的方式,配合完成作业的方式使学生们在竞争与协作中成长。这一情景中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能力,使其学会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撑,进而增强团队凝聚力与竞争力。

舞蹈教育心理学重视对学生团队荣誉感的培养。舞蹈表演时,一支队伍的光荣有赖于每一位队员的辛勤劳动,这一荣誉感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团队目标的认同感和激励学生为了团队荣誉努力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心理学给了我们一系列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舞蹈教育质量。深入学习并应用这些理论,才能更好的促进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培养更多的舞蹈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雪.审美心理导向下舞蹈创作与表演能力的提升——评《舞蹈教育与教育舞蹈——舞蹈教育美育心理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2,(07):115.

[2]孙琦.南昌市舞蹈培训机构发展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22.

[3]肖田文倩.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少儿社会舞蹈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22.

[4]余畅,李思玲.粤港澳大湾区舞蹈教育合作与发展策略——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6):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