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科学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

李江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摘要:本文在大科学教育的背景下,探讨了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大科学教育理念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文章还讨论了跨学科整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展望了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建议与方向。

关键词:大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策略;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科学教育理念逐渐兴起,强调跨学科整合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科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然而,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合。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科学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以期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为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大科学教育与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大科学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要求

大科学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科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其核心在于以科学为核心,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相比,大科学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等有机融合,形成全面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大科学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一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注重跨学科整合教学,使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科学环境,具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理论支撑、必要性及可行性

跨学科整合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起源于对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世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日益广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其必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而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可行性则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关联性、教师资源的整合性以及学校教学设施和资源的完善性等方面。这些因素为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保障和有利条件。

二、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与案例分析

(一)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跨学科视角,有机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首先,采用主题式整合。选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主题,如“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整合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知识,设计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野外考察,实地观察水循环,结合生物学讲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用物理学和化学揭示其内在机制。其次,实施项目式学习。设定跨学科项目,如“设计太阳能小车”,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运用物理学设计结构,化学选择材料,数学计算参数,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最后,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创设跨学科情境,如“模拟地震救援”,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救援队员、医生、工程师等,运用地理学分析地震成因,生物学提供医疗救助,物理学设计和使用救援设备,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探索宇宙奥秘”跨学科整合教学

案例背景: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日益深入,宇宙科学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宇宙科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如天文学、物理学等,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合。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宇宙奥秘,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某小学决定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宇宙奥秘”跨学科整合教学活动。

实施过程:首先,确定“探索宇宙奥秘”为主题,并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掌握相关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接着,整合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项目。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星空观测活动,运用天文学知识来识别星座和行星;指导学生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来计算行星的运动轨迹和距离;此外,还举办了宇宙探索主题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地理学知识来探讨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地位和前景。

在教学活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实践,鼓励他们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同时,通过观察、记录、评价等方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星空观测报告来评价他们的天文学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太阳系模型展示来评估他们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通过主题演讲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地理学知识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效果与学生反馈:这次“探索宇宙奥秘”跨学科整合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来共同完成项目。同时,这次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他们表示愿意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宇宙奥秘。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显著效果,为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结论

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通过跨学科整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同时,跨学科整合教学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实践策略,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敏.自然·伦理·科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为例[J].语文建设,2024,(02):54-57.

[2]徐正文.“行·知科学”: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新主张[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2,(11):57-60.

[3]刘依婷.“小厨房,大科学”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现代教学,2022,(05):7-8.

[4]王永德.动手动脑学科学——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初探[J].家长,2021,(24):133-134.

[5]张丹.动手实践,走近科学——小学科学课教学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19,(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