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式绘本阅读在中班语言领域教学的应用与效果
钱琪
六合区城西幼儿园 211500
摘要: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幼儿园中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学习速度更快,效果也更为显著。绘本阅读中蕴含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以及丰富的插图,这些内容非常适合这一年龄段幼儿,被认为是极具教育价值的书籍。幼儿园教师应当以中班幼儿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多元互动式绘本阅读在中班语言领域教学的应用进行效果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可以为教育行业提供一份借鉴。
关键词:多元互动式;绘本阅读;中班语言;领域教学
引言
幼儿时期是认识发展和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绘本作为一种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媒介,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借助绘本中的生动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阅读习惯,以及激发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绘本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绘本融入日常语言的教学活动中。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素养
绘本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鲜明的角色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深受幼儿们的喜爱。在开展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书中的内容与图片相结合,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幼儿们对绘本内容的浓厚兴趣,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增强表现欲望,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在挑选绘本时,应考虑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例如《逃家小兔》《米莉的帽子变变变》《华夫先生》,注重童话情节的趣味性[1]。
以《不要随便欺负我》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图片,并根据剧情发展设计问题,例如:“河马为何从池塘中跑出?”“河马为何敢于驱赶路边沉睡的狮子?”“豹子为何会害怕狮子?”“花豹为何会接受小猴的建议?”“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该如何应对?”等问题。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剧情,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观察力,进而提升语言素养。再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师可以先展示绘本中的小鳄鱼,然后询问幼儿们是否观察过小动物的牙齿,回忆自己去医院的经历。接着,教师可以展示牙科医生的图片,引导幼儿们思考医生面对鳄鱼患者时的反应。幼儿们自然会对鳄鱼牙齿的变化产生好奇,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预测后续情节,并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们讲解日常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如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甜食摄入,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增强理解力和表达力,从而提高语言素养[2]。
二、满足幼儿好奇心,选择多元题材绘本
在幼儿园教育中,精心挑选主题丰富多样的绘本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需要为幼儿们准备各种类型的书籍,涵盖绘本、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广泛的书籍选择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爱好,还能覆盖多样的主题,从而让幼儿们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绘本以其丰富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非常适合低龄幼儿,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绘本还能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对形象的认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的阅读活动,幼儿们的阅读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参与情境式阅读,幼儿们能够初步建立伦理价值观,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科普书籍向幼儿介绍科学和自然知识,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此外,引入涵盖音乐、美术、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绘本,有助于培养幼儿们全面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探索知识和经验。选择主题多样的绘本,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充实和有趣。这种多样化的阅读选择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还能让幼儿们获得更广泛的认识和经验。
三、交互式阅读,提升幼儿的互动意识
交互式阅读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领域。在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与幼儿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提问、讨论、表演等多种互动方式,幼儿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幼儿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绘本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应预先设计好问题或游戏,以便幼儿们在阅读时能够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和投入。例如,在阅读绘本《小熊种树》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熊种了一棵树,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小熊的朋友们为什么会帮助它?”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增进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运用适当的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手段,激发幼儿对文章内容的兴趣[3]。
以《小猪佩奇去游泳》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书中的插图,并提问:“快来看看,佩奇在做什么?”这种互动方式能让幼儿更快地融入故事,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通过角色扮演、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重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例如,在学习《三只小猪》时,可以让幼儿们扮演大灰狼,而其他幼儿则扮演小猪。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绘本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结束语
绘本教学已成为现代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核心内容,吸引了众多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极大关注。家长应重视儿童绘本的教育作用,鼓励幼儿在家中自主阅读,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教师则需关注教学方法,依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和兴趣挑选适宜的绘本,并引导他们以自然、准确、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推动幼儿园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光玉.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4,(24):162-164.
[2]陈芳媛.绘本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4,(23):163-166.
[3]陈灵倩.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J].教育界,2024,(1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