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评一致重塑初中语文单元课导入环节
杨柳青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 410007
摘要:本文深度聚焦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剖析教学评一致理念在重塑单元课导入环节的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人教版教材,融入多个生动详实且具代表性的案例,从多维度系统阐述借助该理念精准提升导入环节有效性的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度增强课堂参与度,进而显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初中语文;单元课导入;人教版
初中语文单元课导入环节,犹如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是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其成效不仅直接左右学生初始的学习状态,更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深远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导入环节往往与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相互脱离,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与铺垫作用。而教学评一致理念的出现,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的有机统一与协同共进,为改进初中语文单元课导入环节开辟了全新的路径。这种理念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规律。
一、依据教学目标,精准设计导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引,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都有着明确且独特的侧重。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默读技巧,深入感知课文内容,深切体会作者情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精心挑选一幅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百草园插图。图中,碧绿的菜畦整齐排列,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紫红的桑葚饱满诱人,还有孩童在草丛中欢快嬉戏。教师此时提问:“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脑海中是否已经浮现出自己在其中玩耍的场景?你们能想象那是怎样的快乐吗?而作者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呢?他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究竟存在哪些有趣的不同之处?”这样的导入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直观视觉感受切入,精准契合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为后续学习默读技巧、深刻感知作者情感筑牢根基。
二、对标评价标准,精心优化导入
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成效的关键尺度,导入环节只有与评价标准紧密契合,才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评价重点聚焦于学生对新闻体裁特点的精准把握。在学习《消息二则》时,教师提前收集几则近期热点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随后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新闻,从语言表达和结构布局上,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特点吗?新闻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和结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消息二则》,深入探寻新闻背后的奥秘。”这一导入方式提前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关键要素,为后续深入学习消息的结构、语言特点以及顺利完成相关评价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合学生兴趣,巧妙创设导入情境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动力,在导入环节巧妙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为诗歌,对于富有浪漫情怀的学生来说,诗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精心挑选一段气势磅礴的雪景视频。视频中,北方大地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群山连绵,一片苍茫。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你们目睹如此壮观的雪景,内心是否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想要吟诗赋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毛主席笔下的雪景,又蕴含着怎样的豪情壮志呢?他又是运用怎样的诗词技巧,将这壮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淋漓尽致的呢?”这种充满趣味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对雪景的喜爱与诗歌学习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自然地开启诗歌学习之旅。
四、关注学生差异,合理实施分层导入
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导入环节务必因材施教。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围绕家国情怀展开。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展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类简单易懂的爱国名言,随后提问:“同学们,大家都听过这句名言,可你们真正理解其中深意吗?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又能以哪些具体行动诠释爱国情怀呢?”引导学生立足熟悉的名言与生活实际,逐步领悟家国情怀。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播放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画面中战火纷飞,战士们冲锋陷阵、英勇无畏。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影像中,你们能深切体会到先辈们那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吗?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们,又是如何运用文字来抒发这份家国情怀的呢?”分层导入能够充分契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在导入环节都有所得,为后续学习创造良好开端。
五、整合多元资源,大胆创新导入形式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创新导入形式开拓了广阔天地。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讲词的学习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知名演讲家的精彩演讲视频。视频里,演讲者凭借激情澎湃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以及与观众的积极互动,将演讲的独特魅力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播放完毕,教师适时提问:“同学们,刚刚的演讲一定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演讲蕴含的强大力量。那大家思考一下,演讲词到底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我们即将学习的几篇演讲词,又分别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魅力呢?”整合视频资源,采用这样创新的导入形式,把原本抽象的演讲词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有效点燃学生对演讲词学习的浓厚兴趣之火,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学习中。
总之,以教学评一致重塑初中语文单元课导入环节,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需深度领悟教学评一致理念的核心要义,紧密依托人教版教材,从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学生兴趣、学生差异以及教学资源等多维度着手,精心规划导入环节。凭借多样化、个性化的导入方式,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提高课堂参与度,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筑牢根基。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进程中,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单元课导入环节,助力初中语文教学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1]梁玲飞.导入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No.1118(10):74-76.
[2]王静.因势利导渐入佳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导入[J].考试周刊,2020(64):37-38.
[3]李帅.试论中小学演讲教育的概念、价值及实施框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