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网络治理的优化路径探讨

作者

谢志强

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85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网络体系支撑。因此,本文从如何治理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出发,深入探究在全面推进现代化时代背景下,优化网络环境的多元化治理路径。

关键词:社会治理现代化;网络治理;路径探析

近年来,科技水平飞速进步,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机性,治理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且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提升网络治理能力,以确保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打好基础。本文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网络治理的科学内涵,剖析当前网络治理面临的困境,探讨其在在数字时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充分借鉴社会现代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究构建安全、开放、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的有效路径。

一、新时代进行网络治理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人的日常通信与交流都依托于网络,因此,网络安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相关部门重视、支持并且发展网络治理,才能够有效维护网络安全,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一)有助于推动建设网络强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各国之间的另一个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治理,提升网络安全、社会治理和规则制定的能力,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建设,早日实现成为网络强国。一个国家网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网络安全系数,关乎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在全球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因此,我国要重视优化网络治理体系,构建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

(二)有助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国之间的较量已经延伸到网络空间。网络的用户量大,传播信息速度快,且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监管存在难度,网络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网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在这一大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平衡互联网创新发展和网络治理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与安全并重。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网络制定一套贴合实际情况的标准,极大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造谣传谣、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第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模型,提升网络监管能力,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此外,政府、社会和群众应该共同努力,多方协同,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二、新时代网络治理的困难之处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如何维护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安全,是我们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新的难题。不同于其他的监管主体,网络作为虚拟世界,缺乏条条框框的约束,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这虽然便利了我们获取信息,但也给网络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网络内容分类复杂,审核困难

由于在网络发布信息门槛低,网络信息每天都呈爆炸性增长,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给网络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网络信息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但是由于作品内容的叫擦汗与融合,现有的分类体系难以涵盖所有的信息,对很多作品难以精准定位,监管时常常出现边界模糊的问题。尤其是当下短视频盛行,直播、带货等新型网络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生态,进一步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随着新型网络的出现,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信息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关人员在审核信息内容时,既要保证内容合规,又要保证内容的创新性。由于网络用户群体庞大,对相同的内容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审核标准可能会引发一定的争议,这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监管的难度。

(二)网络治理机制不平衡不健全

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网络治理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国际网络霸权问题给各国互联网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影响着全球网络空间的规则制定。这种不对等的网络秩序干预了很多国家的技术自主权和信息主权,制约着各国网络空间的发展。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缺乏技术能力,政策体系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普及率较低,没有治理网络空间的经验,导致在全球的互联网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国内,网络治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互联网技术更迭迅速,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网络的更新速度,部分网络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网络监管部门较多,不同部门各自负责不同领域,容易出现职责不清等问题。此外,部分网络治理机制不完善,政府、社会与群众缺乏协同能力,网络治理手段单一,治理方案有所欠缺,难以有效应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三、网络治理优化路径探讨

(一)提升网民素养

网络道德与伦理建设对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用户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着网络秩序和网络文明程度,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巩固。当前网络空间仍然是谣言四起,充斥着恶意低俗的网络内容,现有的治理体系无法根除网络上的不良行为。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网络用户基本素养,可以直接改善网络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加强对网络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增强用户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网络风气;其次,互联网平台也要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优化审核机制,警惕流量至上的短视行为;最后,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治理,改善网络生态,提升互联网文明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二)推进网络多元协同治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网络信息带来的挑战,网络治理方式迫切需要向多元协同治理模式转变。网络空间十分复杂,对于其中存在的隐私泄露、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需要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参与,构建政府、社会、网民共同治理的网络生态体系,提升网络的治理能力。

结语

中国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之道,大力建设网络强国。网络治理之道不仅要求相关部门聚焦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更需要聚焦全世界,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的网络竞争力。优化网络治理路径,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挑战,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魏有兴;赵夏宁.网络治理的生态逻辑与优化路径[J].唯实.2023(12)

[2]赖星星;赵志云;袁卫平.我国网络治理体系的成就、挑战与优化路径[J].中国信息安全.2023(04)

作者简介:谢志强,男,汉族,1992年8月22日,籍贯:山西省永济市城东街道

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研究方向:网络乱象、网络强国、如何加强网络治理,学历:本科,职称:网络舆情管理工程师,单位所在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邮编: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