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运用分析

作者

周桂林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东风路学校 435100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以分数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及能力水平,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教育理念更新,多元评价逐步进入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把多元化的评价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不仅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最终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多元化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全方位地表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弥补传统的评价的局限

目前,主要的评价方式仍然是笔试和作业评价。这种以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方式虽然便于操作和管理,但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试和作业评价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则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实践项目评价、合作学习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记载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长轨迹。通过观察、记录、小组互评等途径来全面反映学生的表现,使老师能清楚地了解学生优缺点,从而给出精准的指导依据,避免单凭单一评价而做出片面判断。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单一的考试评价容易引起学生焦虑情绪,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的分数判定会削弱其学习自信心,造成学习兴趣减弱。多元化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评价、鼓励性评价等形式来肯定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当学生在某一个评价维度上被认可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慢慢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展”转变。

二、多元化评价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课堂教学表现评价与课本知识点的教学相结合

课堂表现评价是多元化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提问的积极性、思维活跃程度、与同伴的互动情况等来即时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教师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可以让学生产生自己在课堂上很重要的感觉,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将课堂表现评价和知识点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评价更加有针对性,保证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防止评价与教学相脱离。

例如,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份详细的课堂表现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是否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于法则推演的理解,当老师提问数轴来理解有理数加法那么时,学生能否准确地回答问题,能否快速地并且很精确地完成书上的基本练习题,当同学遇到难题或者不能理解的时候能否及时的去帮忙,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实时记录,课后根据评价表给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并给出评价。对练习中有错但能马上更正的学生给予“能迅速发现和改正错误,学习态度认真”的鼓励。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理解情况,又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践项目评价与教材应用性内容结合

数学实践项目评价注重用实际意义的数学项目去评价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数学学科应用性的特点。这样评价的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纸笔考试的限制,让学生在实践当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学中有很多应用型的内容,给实践项目评价提供丰富的材料,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评价更加接近教材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例如,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中的“19.2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学中。该章节要求学生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并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校园周边车流量统计与分析”项目作为该节的实践评价内容。首先,让学生成为小组,根据教材一次函数的知识,设计交通流量统计方案:确定统计地点、统计时间、统计指标、行人数量。学生分成组去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用教材里的知识将数据变成一次函数模型,分析交通流量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用函数图像来预测在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最后给出减少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建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中收集数据准确性,函数模型建立合理性的完整性,实用性来打分,结合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得出最终实践项目的评价结果。通过这样的实践项目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与方程 , 不等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语

多元化评价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补充了传统单一评价的不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发展。通过将课堂表现评价与知识点教学结合、实践项目评价与应用型内容结合等方法,使多元化的评价能更好地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实现评价和教学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优化多元化评价方案、丰富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让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东飞 . 基于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运用分析 [J].教育 ,2025,(19):49-51.

[2] 党永鹏 . 多元化评价体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0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