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
林盈盈
厦门市翔安区诗坂小学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践策略。通过结合文化内容与语言教学、创设多元文化情境以及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读写课;文化意识;培养;实践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英语读写课中培养文化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还能拓宽其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能力,增进理解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词汇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英语读写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提升其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会影响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某些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可能带有特定的文化含义,通过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文化差异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体现在语言表达上。通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差异,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英语的表达特点。
(二)沟通中外,促进交融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读写课程中融入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态度,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从而避免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对不同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1]。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面,更要深入到情感和态度层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把握对方的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交际方式。
(三)拓宽眼界,开阔胸襟
在小学英语读写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拓展其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多元文化,学生能够突破单一文化视角的局限,形成更为开阔的世界观,这种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还能激发其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这种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更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把握发展机遇。
二、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实践
(一)融入语言学习,渗透文化内容
在小学英语读写课程中融入文化内容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节日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其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节日相关词汇时,教师可以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和特色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里Read and writ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和英语国家季节和天气的异同:
教师:“在课文中我们看到Robin喜欢春天,因为到处都有美丽的鲜花。让我们来谈谈世界不同地区的季节。中国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在英国或美国等地呢?”教师可以解释,虽然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四季之分,但四季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季是从2月到4月,而在英国春季通常是从3月到5月。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春天来得更晚。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和西方每个季节的特点:
教师:“Robin说夏天‘天气热得要命’,‘我喜欢冬天,因为我可以在雪地里玩耍’。这与中国的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你在这里的每个季节都喜欢做什么活动?”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经历,教师可以指出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天也很热,但许多地方的冬天不像Robin描述的那样下雪。不过滑冰等冬季活动在中国和西方都很受欢迎。最后教师可以强调,虽然全世界都有相同的四季,但不同地区的季节时间和特点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天气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将自己的经历与课文进行比较,可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使语言学习更具吸引力和意义。
(二)创设生动情境,体验多样风情
多元文化情境的创设对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文化的特色,使抽象的文化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例如,使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展示英语国家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生活场景等,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首先,教师可以播放几个小学生上学方式的短视频,如步行、骑自行车、坐校车等,接着展示一些体现上学路上美景的图片,如郁郁葱葱的林荫道、鲜花盛开的街道等,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体验怡人的上学路。师生还可以开展“我的上学路”为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上学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通过视频、图片、讨论等环节的渗透,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多元文化并建构知识,真正做到在活动体验中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引进外教交流,助推学生成长
邀请外教或国外友人进行交流分享是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生能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感受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在交流过程中,外教或国外友人可以分享其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对目标文化有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这种真实的交流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是培养其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国际笔友交流、网络视频会议、文化交流展示等多种形式,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同时,这些交流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国际友谊,拓展其国际视野。在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适合的交流活动内容和形式[3]。还要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交际礼仪的指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交流。
结束语: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也为他们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J].大东方,2024,6(16):
[2]徐庆海.“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4,(11):64-66.
[3]张艺佳.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文化意识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
[4]张帅,张敏.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3,46(01):46-51.
[5]江玲玲,江玲娅.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8,41(1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