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的路径研究
孙淑花
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 130200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一般课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LG241397)研究成果
【摘要】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老师需要持续加强学习,对于新型教育手段方法进行引进更新,目前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融合紧密度正在逐步提升。为此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于信息技术助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学习优质度、深入度、丰富度、清晰度的全面提高,具有极强的必要性,本文就针对于如何才能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实现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改革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信息化教学 策略
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和教育之外,还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助力学生综合化成长和发展,因此加强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引进并实现其与化学教学的融合,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老师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深入度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和清晰,也能够让学生在以往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清晰和完善。
一、信息技术助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的应用优势
1.丰富课堂资源,优化学生学习质量
以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多都是照本宣科的直接给学生进行课本相关内容的讲解和教学,但是在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下,老师需要以互联网以基础给学生进行大量拓展教学内容的引进,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更加丰富。结合信息化技术,老师可以以学生实际发展状况为出发点,搜索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为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点以及重难点搜索其他名师的讲课视频以及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优质性,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也能够助力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2.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强化学生自我体验
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统一的整体,只有实现两者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之中,能够让学生化被动参与课堂学习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同时符合学生思维特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感官启用,观察分析理解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二、信息化助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方法
1.完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环节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却直接关系到后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促使学生的学习优质度和深入度得到提升,让学生处于学习状态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往在教学时老师习惯运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但是这样的课堂导入较为晦涩难懂,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厌烦情绪,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后续学生学习内驱动力无法得以提高。为此现阶段老师应该切实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全面研究和分析,并依据于信息化技术实现导入环节的优化改革,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沉浸于后续课堂之中去探索思考。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教学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进行了问题情景构建。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儿,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么你觉得如何才能帮他辨别呢?学生就开始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可以观察它的光泽,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摩擦的方式,老师接着在引导大家思考,那么在化学课堂之上,我们是否能够用化学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呢?今天老师就再教大家一招鉴别金手链真伪的方式,接着老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现各类金属暴露在空气之中前后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从化学的角度进行金属链的鉴别,同样也能够自然而然的引出这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这样的课堂导入既能够使得学生潜移默化融入课堂之中,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为后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保驾护航。
2.科学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化学学科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学科,需要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进行学习,然而以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于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这会导致学生无法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而且还有部分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所以老师也很少给学生进行展示,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有方向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后续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透彻度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全面提高,所以现阶段老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引进,讲述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了解整个实验流程,同时还可以借助于APP进行多次实验模拟,了解实验的变量掌控方式,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化学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教学氨气的检验方法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动手能力不强的现实情况,就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氨气检验的方法,然后再借助于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操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后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真正融入于实践之中,学习思考奠定基础。
3.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完善监测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了解知识是否已经内化于学生内心之中,离不开必要的检测。然而以往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检测时,更多的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让学生以考试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运用,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具有清晰性,而且也不能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而现阶段老师就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明确学生间的差异,并以学生当前的认知为出发点进行改进和革新,老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交互式的特点设置一个作业超市,作业超市之中有不同层次学生所需完成的作业以及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在后台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比如在完成金属材料这一内容的教学后,老师就给学生设置了基础拓展实践性作业。基础作业为利用置换反应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举例说明。拓展作业为利用思维导图整合本节知识要点。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化学教师需要树立起更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积极寻找信息化与化学教学的融合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为学生打造出更加高质高效,丰富,完善的课堂,为后续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祁金丰.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 26 (20): 227-229.
[2]王志春.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融合探究 [J]. 高考, 2024, (29):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