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员监控能力研究
盛旻旻
中国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510405
摘要:监控需要将认知资源分配(精力分配)和先前获得的信息(动态)相结合,这可以使管制员觉察、理解、规划未来,然后采取正确的决策/行动。监控包括将预期状态与实际状态进行比较,识别偏差,提出解决方案,进行纠正或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关键词:监控能力,反应式监控,预测型监控,冰山模型
0引言
监控作为管制员技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空管运行顺畅和安全重要基础,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17年发布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基于能力培训和评估手册》中提出了基于能力的培训和评估模式,结合《提升机组人员监控能力指导材料》中的理念,本文为空管系统在当前环境下优化培训提供新的思路。
1 监控的相关概念和分类
1.1 反应式监控
在反应式监控下,管制员主要是对雷达屏幕上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反应。当雷达显示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等参数出现突变,或者出现偏离航线、接近冲突区域等情况时,管制员会迅速采取行动,如向飞行员发出指令进行调整、协调其他飞机改变航线等。这种监控方式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只有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处理。
1.2 预测型监控
预测性监控(Predicative surveillance)是根据现有组织环境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使预测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之间的误差尽可能小的监控方法,预测性监控有助于预测预期的威胁和减轻后果,如果预测到某区域可能出现恶劣天气,管制员会提前调整飞机航线,引导飞机避开危险区域。这种监控方式具有主动性,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2 监控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2.1 监控的重要性
管制员监控在空中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确保飞行安全
防止碰撞和小于规定间隔:通过持续监控飞机的位置、高度和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冲突并采取措施避免飞机碰撞。
应对突发情况:迅速察觉飞机突发情况,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2.1.2 提高空中交通效率
优化航线:根据空中交通流量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管制员可以为飞机规划最优化的航线,减少飞行时间和燃油消耗。
协调航班:通过监控多架飞机的飞行状态,合理安排航班的起降顺序和间隔,提高机场和空域的运行效率。
2.1.3 维护空中交通秩序
遵守规则:通过监控和指挥,确保飞机严格遵守空中交通规则,维护了空中交通的秩序。
特殊飞行管理:进行专门的监控和协调,确保这些飞行任务的顺利进行。
2.2 监控的复杂性
为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顺畅,管制员监控复杂性的具体表现方面如下:
2.4.1 信息处理的复杂性
大量数据:管制员需要同时处理来自多个渠道的大量信息,包括雷达显示数据、飞行员通信内容、气象信息等。
动态变化:空中交通情况瞬息万变,飞机相关参数随时变化。管制员必须持续监控这些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
不确定性:天气变化、空中特情等不确定情况需要管制员做出决策并执行。
2.4.2 协调沟通的复杂性
多方沟通:与飞行员、相邻管制区域的管制员、航空公司、机场等多个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不同的沟通对象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
语言和文化差异:管制员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飞行员进行沟通,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增加了复杂性。
2.4.3 决策制定的复杂性
多目标权衡:管制员在决策时需要权衡多个目标,既要确保飞机的安全间隔,又要尽量减少对其他飞机的影响,提高空中交通的效率。
时间压力:管制员的决策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时间压力较大。
后果严重性:管制员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空中交通的安全,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 基于胜任力的监控能力评估模型分析
冰山模型包括可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隐藏的“冰山以下部分”。从“人机环管”角度分析,“机环管”为需要发挥管制员符合要求的监控能力的必备条件。“人”为可提升要素,按照DOC10056提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影响监控能力的要素分类,知识、技能和态度中的社会属性部分,属于冰山模型可见部分,可以通过相应培训进行提升。态度中的个性品质属于冰山模型隐藏部分,一般只做人员筛选,后续培训提升空间有限。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计划,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将监控力素质或者由这些素质分解出的关键培训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这些素质或因素需要的培训是属于知识的传递,还是能力的获得,或是态度观念的转变。如果是属于知识的传递,则具体分析所要传递知识的类别,若是可以以系统方法传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则可以通过常规的学习获得,若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则需要通过实践或行动习得;如果是属于能力或技能的培训及观念转变的培训,则划分出培训它们的难易程度,即哪些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哪些是难以改变的,难以改变的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得以改变。
4 结语
对差错和征候的分析表明,进一步提升管制员监控能力可以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建立对管制员监控能力的评估体系,对管制员队伍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匹配的培训,能够持续增强管制单位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基于胜任力的管制员监控能力评估是未来管制单位开展培训和进行常规运行管理的重要参考,也将是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
[1]王超,董杰,陈含露.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图像分割[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4,24(01):206-212.
[2][2]程然.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0):85-86.
[3][3]黄晨婷.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人为因素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