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教材视角下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

王海文

盐城市腾飞路小学  2240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主题意义教学模式强调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主题意义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碎片化、缺乏情境性等问题,使学生在真实、连贯的情境中深入学习英语,实现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落实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二、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教学的现状

(一)主题理解浅层化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主题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以及思维价值。例如在学习新版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关于 “动物” 的主题单元时,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教授动物的名称、描述动物特征的词汇和句型,而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等深层次话题,导致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

(二)教学活动碎片化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将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拆分成零散的片段,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以三年级下册 “学校生活” 主题为例,在词汇教学环节,教师孤立地讲解与学校生活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如 “clean”、“sweep”、“rules” 等,在句型教学时又脱离词汇情境,单独教授 “How do ...clean the classroom?”“Don’t...”等句型,没有将词汇、句型与学校生活的主题情境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时,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三)情境创设虚假化

虽然许多教师意识到情境创设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但部分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和生活气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 “生日” 主题时,教师在课堂上模拟生日场景,使用的道具过于简陋,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定的步骤进行对话练习,无法真正体验到生日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语言能力向实际生活的迁移。

三、构建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深度研读教材,提炼主题意义

教师要深入研读新教材,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板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主题背后的深层含义。以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8 I can dothis for you 话题为例,教师不能仅仅将主题理解为简单地询问和表达个人能力,而应进一步思考该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未来发展的联系。通过研读可以发现,此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能力,为班级、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意义,整合教材中的对话、词汇、阅读等板块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开展 “我是家庭小能手” 的主题讨论,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在家庭中能够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从而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二)创设真实情境,体验主题内涵

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主题内涵。在三年级下册 Unit5 Fruit 主题中,学习 Let's make afruit salad 时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个模拟教材语篇的场景,摆放好桌椅、餐具、水果等等。在课堂上,学生如同文本人物般,进行水果共享、制作色拉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的关于水果名称、询问对方是否拥有某物等英语知识,还能亲身体验一起制作水果色拉的欢乐氛围,感知分享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真实制作水果色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和学习实际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进一步增强情境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主题价值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围绕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探究主题的价值和意义。以三年级上册 Unit7 Happy birthday 主题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在家人生日时为家人所做的事情的绘画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收集关于家人的年龄、生日时间、生日愿望、喜好等方面的信息,并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和表达。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文字撰写,有的负责图片绘制,有的负责资料收集。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

(四)实施多元评价,巩固主题认知

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主题意义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巩固学生对主题的认知。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主题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表现、合作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四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 主题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评价量表,从学生对周末活动的理解、在制定个人周末计划时的创新思维、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各自的计划表达以及与小组成员合作的默契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整个主题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然后小组内成员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借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知。

四、结语

在新教材视角下,构建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教学模式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度研读教材提炼主题意义、创设真实情境体验主题内涵、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主题价值以及实施多元评价巩固主题认知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主题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主题意义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娟 , 胡欢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策略—以新版 PEP《英语》三 ( 上 )Unit 5 Part C Reading time 为例 [J]. 小学教学设计 ,2024, (33): 21-24.

[2] 刘珉 , 宗文娟 . 基于符际互补理论的小学英语教材主题意义分析方法探究 [J]. 英语学习 , 2024, (05): 49-53.

[3] 刘宇 . 借绘本之力完整建构教材主题意义——以深圳版《牛津英语》小学中年段教材为例 [J]. 小学教学设计 , 2022, (12):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