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福田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第一中学校 山西 阳泉 045200
摘要: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范式的变革。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也使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本文主要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之间的逻辑理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高效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鉴于此,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及复习备考指导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同时减轻师生负担。在此过程中,可以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独特教学风格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直接、单调而无趣的讲解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却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跃而有趣的课堂氛围里自然而然地生出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探究,有效提升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用音频、图画、动画等方式还原教学内容中的历史场景、人物对话、环境状态等传统课堂无法呈现的内容,也可以有效演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逻辑关系等抽象内容。另外,通过视频展示具体情境,还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知识内容更加形象而直观。这种直观化的方式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破除了学生阅读与理解方面的障碍,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感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协助下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简化教学知识内容,使学生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用大量的时间手写需要呈现的词语或句式,耗时耗力,课堂效率低下,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前准备载有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知识内容进行简化或反复呈现。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利用特效还原文言文现实场景,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进而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文言文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真实或类似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活气息,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使其快速融入学习情境,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
高中文言文是整个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教师需要重点把握文言文字词的发音、朗诵中的断句以及翻译等基本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其独特优势。例如: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迅捷的知识传递能力、可反复呈现的功能等,可以使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基于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和场景再现等手段,构建文言文高效课堂。例如,可通过播放国家著名播音员等专业人士的文言文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跟读;播放文言文短视频,利用模拟仿真场景再现功能,充分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和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如此,既可以有效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重视对语篇的阅读理解,习惯于用大量时间开展海量阅读。但由于受时空条件限制,部分地区学生尽管能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却只能局限于教材阅读内容,课外阅读量极少,阅读视野非常狭窄,这不利于学科素养的养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大量、高频呈现符合时代主题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与交流。网站也可为教师提供必要支持,使学生的大量、快速阅读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手段的便捷与直观,也为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条件设计相关流程、内容和形式,进而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转化、归纳、总结中自然而然地感知阅读内容,丰富语感和语用经验,最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复习备考教学
学好新课内容只是学生的阶段性任务,要想全面把握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就必须注重复习。学生只有不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掌握必记知识点,才能温故知新。为此,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的语文复习,勇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设计多感官参与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通过感知、记忆、理解,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复习内容和复习方式做好设计。例如在背诵诗歌、文言文时,教师可利用PPT呈现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复习。在语文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有层次地呈现学习材料,让学生把握好复习知识与新课知识之间的过渡与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抵触与识记困难,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由此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复习课堂。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丰富了学习内容,强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大大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从而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以“学”为中心,巧妙“帮扶”——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教育,2022(23).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