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作者

戈延华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思考不仅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更是培养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结合数学课本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包括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开展探究式学习以及注重反思与总结等。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学的综合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其数学思考能力。情境创设应注重问题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情境中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以《分数的意义》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分苹果的情境。假设有1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得出答案。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分数的概念,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如果这1个苹果被切成了大小不等的4块,每块还能表示1/4吗?这个问题更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分数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独立思考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

以《圆的周长和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的圆形物体,并猜测圆的周长和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提出与圆的半径、直径等因素有关。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细线和尺子测量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或者使用方格纸来测量不同圆的面积,并计算面积与半径的平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还能在分析和总结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反思与总结,提升思考品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反思与总结是提升学生思考品质的关键环节。反思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改进。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反思与总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鼓励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在完成新课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和依据。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通过观察三角形的角和边来快速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使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角和边来验证自己的判断。通过这样的分享与交流,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他人的优秀方法和经验,还能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品质。

结语: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兴趣、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独立思考、注重反思与总结提升思考品质等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然而,这些策略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使其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霞.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4,(36):94-96.

[2]富宇.新课标理念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4,(0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