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导学案,给初中英语课堂插上高效的翅膀

作者

黄卫民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南通市初中课堂“十二字”教学方针是指“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这几方面。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使用导学案,就可以指导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依据,实现这个教学精神。下面本人就导学案教学提出一些浅见。

一、发挥现代技术优势,趣化导学案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导学案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融合,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比如,译林版初中英语9A Unit 8 Detective Stories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教师可以立足教学目标,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设计导学案:知识点一,在定语从句中,如果先行词是人,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用who或 that。针对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展示学生所熟悉的运动场景,引导学生深刻记忆知识:“The girl who/ that played basketball with you is my friend.”知识点二,在定语从句中,如果先行词是人,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关系代词在介词后面必须用 whom,且不能省略。针对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家庭照片,引导学生增强记忆效果:“The old man with whom I often go to movies is my grandfather.”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丰富导学案内容,借助现代技术,让导学案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发挥分层教学优势,优化导学案

教师应用导学案时需要立足因材施教理念,遵循分层原则,让学困生树立信心,让中等生激励自我,让优等生挑战自我。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 译林版初中英语8B Unit 8 A Green World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的词汇,增强环保意识。教师可以以“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为题,按照学生个人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导学案:对于优等生,让他们自主撰写一篇有关环保的演讲稿,从而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对于中等生,让他们3人一组,合作完成一篇有关环保的演讲稿,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对于学困生,让他们借助词典、教材、教辅资料,3人一组共同完成一篇有关环保的演讲稿,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这种层次化的导学案,体现了因生制宜原则,有助于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教学中。

三、发挥启发教学优势,优化导学案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在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启发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通过启发、讨论和总结,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9A Unit 3 Teenager Problems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Do you think your parents understand you?/ How did you resolve the conflict with your parents? ”这些问题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思考如何与父母相处,掌握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上述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得出了很多答案,比如understand parents; hold family meetings; seek help from others等,这些结论显示了学生思维活跃性。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答案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 seek help from others这个答案,教师可以如此评论:“Seeking help from others is a kind of wisdom in life.”这种肯定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英语学习。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借助导学案的优势,使英语课堂更加尽善尽美,给初中英语课堂插上高效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