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因人施讲”在实际讲解中的应用

作者

朱莎

自贡恐龙博物馆, 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它讲的如何作战,但引申到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来说,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观众到博物馆来参观都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讲解员不仅要熟悉陈列的内容和相关业务工作,而且还要善于针对不同观众群体进行“因人施讲”。

结合观众到博物馆来参观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走马观花型、参观学习型、休闲猎奇型、专家考察型、领导视察型、同行考察型、新闻报道型、故地重游型等。

针对不同的观众类型,讲解员在对文物的侧重点和内容的详略,以及语言的表述等诸多方面进行取舍。下面联系自己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讲解实践,拟就如何做好针对不同观众类型的讲解简要分析于后。

一、走马观花型

这类观众多数是博物馆当地的企业邀请的客户或是因工件关系偶然慕名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他们多是带着一种大概了解一下,留个影拍个照有个以示“到此一游”的心理。因此在参观过程中他们也许并不会表现出更多的浓厚兴趣。在听讲解的过程中也不一定是那么十分的认真。故在讲解时应尽量找出他们的兴奋点,并注意讲解的简明扼要,不要拖沓,要突出重点。介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个性的东西,以求尽可能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二、参观学习型

这类观众多数是学校组织的学生或是家长专程陪同其子女前来参观,这类观众普遍具有年龄上偏小,好奇心强的特点,有些甚至是只有几岁的小孩。他们多是为了来到博物馆学习知识,增强见识,因此在参观过程中特别认真,在对他们进行讲解时,要比较注重介绍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力求把博物馆内展示的恐龙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授给他们,甚至做到在某些概念性知识点能让观众听后进行现场复述,形成一种互动和交流。让博物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但若讲解对象的年龄在10岁以下,在讲解过程就非常注意讲解语句的使用,尽量将专业术语口语化,通俗化,多打比方,循循善诱。比如讲到恐龙“群居”时,会叙述为“很多只这样的恐龙一起生活”等。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语速不能过快,有时还要使用孩子们喜欢的语气和语词来讲解,这样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休闲猎奇型

这类观众多数好奇心比较重,喜欢新颖有趣的讲解风格,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尽量选择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恐龙知识,侧重于介绍恐龙有趣而奇特的生活习性,突出恐龙的神秘、奇特,同时注意将一些最新的化石发现情况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向他们多作介绍。总之,应从观众的好奇心入手,尽可能满足他们在听取趣味性介绍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关的一些新信息和新成果。

四、专家考察型

这类观众因为其本身就是该行业的专家学者,因此在参观时多是带有考的性质,专家在听取讲解员的讲解后可能会形成对你所在的整个博物馆讲解水平的印象,因此,在针对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时,讲解措辞应尽量专业化,多用专业术语,减少介绍针对普通参观讲解时的入门知识讲解,而侧重对我馆目前陈列的恐龙类型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等进行讲解,也向专家介绍我馆现有的恐龙化石材料目前存在的研究难题等。在整个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讲解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同专家进行讨论时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这样其实对自己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五、领导视察型

一般领导到博物馆进行视察性的参观,时间通常不会太长,这样就要求讲解人员要在讲解过程中抓住重点,突出精品,做到精而简。我在2003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来自贡恐龙博物馆视察时担任讲解工作,在讲解过程中,我着重介绍了我馆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恐龙化石种类及我馆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同时也向总书记介绍了我馆在国际上和国内的地位,博物馆在对化石藏品进行保护上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我馆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等。使总书记在短短的20分钟时间内不仅了解恐龙,还了解到了博物馆的发展,让他对自贡恐龙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六、同行考察型

既然同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馆考察,那么这类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能还会仔细观察讲解人员的着装、表情、普通话水平等细节。因此,在针对同行的讲解时,我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措辞用语、讲解手势以及讲解的语音语调等方面,在讲解过程中生动活泼,要表现出自己博物馆的讲解水准,力求通过自己的表现来感染来馆参观的同行,讲解结束后能给同行留下博物馆的讲解风采。

七、新闻报道型

这类观众多是电视台、电台或报社的记者,他们是带着明确的报道目的前来。因此,我在对他们开始进行讲解之前会先大概了解此次到我馆进行报道的类型、报道内容等,然后在讲解过程中针对要报道的方面着重进行介绍,并在讲解中我会尽量向媒体宣传我馆在 2002年开始进行的几次陈列上的变化、博物馆由馆扩大为恐龙地质公园等新举措,以及对博物馆化石区域内进行的新发掘等情况,让他们能更多地了解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八、故地重游型

这类观众多数对博物馆有着比较浓厚的感情,比较关心博物馆的发展。既然是故地重游,那么就会带着看变化的心态前来参观。因此在讲解时,我会了解一下观众前几次来馆的大概时间,然后侧重向观众介绍在此期间博物馆的陈列上的变化、展品上的更新、专家的新观点新理论等方面。力求在讲解过程中让观众感觉出新意,并能看到博物馆的发展。

以上对观众进行的分类,是按观众的不同参观目的来划分的。我们在实际讲解中,要灵活运用,并进行不断地总结、提高。讲解工作是一项需要热情的事业,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拥有热心激情,爱岗敬业,就能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有新的进步。让博物馆的陈列讲解,成为传播知识与文明的载体,风采卓著,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