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
张坦军
仁化县城口学校 512327
摘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对教学活动和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沟通不畅、期望差异、教学方法不当等。提出了避免师生冲突的有效策略,如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诉求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建议,为初中教育教学中避免师生冲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初中教育;师生冲突;避免策略;沟通;师生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需求。同时,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与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师生冲突不仅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如何避免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师生冲突的成因,寻找有效的避免策略,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师生冲突成因剖析
(一)沟通不畅是师生冲突的导火索
在初中教育中,沟通不畅常常成为师生冲突的导火索。很多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误解不断加深。例如,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布置了较多的作业,学生们觉得负担过重,但没有及时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老师也没有察觉到学生的不满情绪,继续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最终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了冲突。有效的沟通是避免冲突的关键。教师应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同时学生也应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老师反映问题。
(二)期望差异乃师生冲突的潜在因素
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往往存在着期望差异,这也是引发师生冲突的潜在因素。老师通常希望学生能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而学生则可能更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比如,一位语文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多花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然而,部分学生却觉得这些作品枯燥乏味,更愿意阅读一些流行小说。这种期望的差异容易导致双方产生矛盾。为了减少冲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不当是师生冲突的诱发因素
教学方法不当也是诱发师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比如语气不妥,没抓住现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还不愿意放下身段与学生建立比较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采用讲授式教学,很少与学生互动,学生们感到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学生表现出不专注或不配合时,老师可能会采取严厉的批评方式,从而引发冲突。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避免师生冲突之策
(一)加强沟通搭建师生和谐桥梁
在初中教育中,加强沟通无疑是避免师生冲突的重要策略之一。良好的沟通恰似搭建起一座坚固且充满温暖的桥梁,紧密地连接着师生的心灵。例如,一位初中班主任在新接手班级之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每一位学生展开一对一的谈话。在谈话中,老师细致入微地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家庭背景等。通过这些深入的交流,老师不仅对学生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而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与尊重。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常常组织班级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师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提出对班级管理和教学的建议。对于学生的每一个意见,老师总是认真倾听,仔细分析,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这种沟通方式,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个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有效地减少了师生之间冲突的可能性。
(二)建立良好关系营造温馨教育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避免师生冲突的关键所在。当师生之间成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时,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学生往往会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因为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爱;而老师也会更耐心地对待学生,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引导他们成长。比如,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全方位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家庭中遭遇了一些问题,情绪极度低落,学习成绩也随之受到严重影响。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情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耐心了解具体情况。之后,老师给予了学生真诚的关心和鼓励,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帮助。在老师的悉心关怀下,学生逐渐走出了困境,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牢固而良好的关系,营造出了温馨的教育氛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师生冲突的发生。
(三)提升素养与引导诉求共创和谐教育环境
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克服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持续学习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以身作则。如一位历史老师积极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使历史课堂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避免语气不妥、不抓学生心理状态、不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不愿放下身段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等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诉求。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活动,教会学生恰当表达想法和需求。如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与老师沟通”,学会在尊重老师前提下表达不同意见,避免不当表达引发冲突。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和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诉求,共创和谐教育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避免师生冲突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素养,改进教学方法,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学生也应学会尊重老师,积极沟通,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书写初中教育教学的美好篇章。
参考文献
[1]徐星海.如何预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 2007(9):5.DOI:10.3969/j.issn.1007-192X-B.2007.09.012.
[2]吴毅,汪兴权.中学教育中的师生冲突与处理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1(11):280.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0.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