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与应对策略

作者

徐金林

江西省新余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3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职教高考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3JYB044)的研究成果。

摘要: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中对中职学生的流失,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学校方面看,造成学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技能训练不足、课余生活单调等。减少流失的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有: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改进班级管理、重视技能训练、丰富课余生活等。

关键词:职教高考;中职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2019年之前,由于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没有打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历晋升通道受阻,加之根深蒂固的“重学轻术”传统思想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率普遍超过30%,一直居高不下。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明确、具体的目标。

实施职教高考制度,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了一条学历晋升的通道。

全市抽样统计表明:2019年以前约有6%的中职学生因学历晋升受限而选择从中职学校辍学转入普通高中。职教高考政策出台以后,这部分学生是否还会安心在中职学校学习?职教高考背景下,造成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交流等方式收集了第一手祥实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处理,撇开社会因素、学生及其家庭因素的影响,重点分析并寻找由于学校方面的原因而造成学生流失的主要因素。

二、造成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调研数据

1.全市近几年中职学校学生流失情况

(1)总体流失情况。全市中职学校近9年的流失学生情况见表1。

表1显示,自2017年开始,流失率在逐年下降,2020年以后流失率在20%左右波动。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在断改善,对学生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另外职教高考政策的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打通了中职学生学历晋升的通道,让部分有更高追求的学生安心下来。

(2)分学年流失情况。全市中职学校近四届分学年流失情况见表2。

表2表明第一学年流失率最高,流失学生最多,接近和超过70%,第3学年流失率最低。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的选择比较盲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与个人的兴趣、人生目标不吻合,于是在第一年或第一学期就选择辍学。经过二年的学习之后,第三年就基本稳定了,感觉再不适合,也会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做打算。

(3)分性别流失情况。新余市近四届流失学生的男女比例情况见表3。

上表显示男生流失率远高于女生。这一结果符合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男生敢于冒险,富有闯劲,而女生则比较温顺。

(4)分学校类别流失情况。新余市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近四届流失学生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民办中职学校的流失率远高于公办职业学校。究其原因,与公办职业学校相比,民办学校除了在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较弱等因素的影响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收费高,一般是公办职业学校的4倍以上。

2.学校方面因素对学生流失情况的影响

作为重点之一,笔者较为全面地调研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办学条件、教学安排、学生就业质量、社团活动开展等因素对学生流失的相关情况及其对学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因素与学生流失高度相关,具体影响祥见原因分析部分。

3.学生流失后去向情况

既不完全统计,流失的学生约占92%直接去企业打工,约占6%转入普通中学去读高中,其他(如参军、病休、转入其他职业学校、跟随父母做生意等)约占2%。

(二)原因探析

1.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调研结果表明,几乎没有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这种教育,造成进入中职学校后,专业选择茫然,只能听从家长或老师的建议,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发现所学专业以个人爱好兴趣不符,便萌生了辍学的想法,所以第1年流失率最高。

2.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调研结果反映出,占比3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学不到技术,是造成那些有较明确学习目标、希望通过学习技能而改变生活和命运的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实习实训设备(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不能胜任教学要求。

3.技能训练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因实习实训条件差,导致实习实训课时所占比例很低,个别学校甚至无校内实训场所,无法安排校内实训课。

4.课余生活单调

调研显示,有近50%的在校生认为学习生活较单调,玩手机占用了他们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晚自习无所事事。

三、职教高考政策对学生流失的影响

从调研的结果看,职教高考政策的出台,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流失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目前影响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

1.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不足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新的《职业教育法》的宣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抽样调研结果表明,占比超过70%的中职学生家长和近30%的中职在校学生不知道、不了解职教高考政策。

2.开展职教高考的试点省份少

目前只有山东、江苏等极少数省份出台了具体的职教高考实施方案。

3.开展招生的职业本科大学不多,专业受限

2019年公布的首批职业本科大学有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15所,2020年增加了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等6所,2021年增加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等11所,2023年新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3所。目前面向中职学校招生的本科大学共有35所,每所学校的职业本科招生专业数为10—12个。

4.中职学生自信心不足

在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看来,中考未能考取普通高中,是人生中的一次大失败,这种沉重的挫败感较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当职教高考政策出台,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差,害怕再次失败,因而缺乏面对的勇气。

5.中职学生在职教高考中的竞争力偏弱

笔者对近10年全市中职学校学历晋升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中职学生晋升学历的报考率总体趋势是上升,2022开始报考率超过了75%,但录取率自201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22、2023年的的录取率均低于80%。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家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学历晋升渠道的纵向贯通,而且实现了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的横向融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这一通道来提升学历。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在职教高考中的竞争力偏弱,普通高中毕业生挤占了中职毕业生的录取指标。

四、降低流失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长远计划。对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班主任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明确阶段性职业目标和人生职业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督促学生落实在行动上,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加大职教高考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持续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政策文件,让社会各阶层了解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不同教育类型,了解现代教育体系的框架,了解提升学历和知识技能并不只有普通高考一条道,还有一条更便捷通道——职教高考。

3.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条件,一直是制约中职学校培养质量的两大软肋。因此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要加大教学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特岗教师等方式引进一些高技能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4.大力推进“三教”改革

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印发和2022年新的《职业教育法》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要大力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引入中职学校。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材变注重知识系统性的章节编排,为以任务式、项目式的模块单元编排;教法变“满堂灌”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同时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5.重视技能训练

中职学校要准确把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级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把教学重心放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上,为学生由中级技术工人转变为高技能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6.改进班级管理

调研结果表明,在第一学年流失的学生比例远远大于其他两个学年,流失学生中男生的流失率大大高于女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第一学年每个班配匹正副2名两名班主任的办法,来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并发挥好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及时掌握每个学生(重点是男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对有流失倾向的学生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

7.丰富课余生活

多彩丰富的课外生活是留住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团委学生会等学工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适合学生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的课外活动,如专业技能竞赛、技术节、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把学生从手机游戏中拖出来,让学生学校生活张弛有度,充实而有意义。

五、结论

职教高考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影响表现得还不明显。要减少学生流失,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可以采取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改进班级管理、重视技能训练、丰富课余生活等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叶胜.中等职校流生现象剖析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2(7)

[2]杨育斌.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3]李秀薇.降低中职学生流失率的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翟帆.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N].中国教育报,2023-04-18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