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动式教学在高教版中职语文课堂的实践

作者

许侠

安徽省宿州工业学校 234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了互动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分析互动教学法的核心定义与特性,阐述了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运用、角色扮演的创新应用以及启发性问题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中职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互动式教学;实践策略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互动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中职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互动教学法的特性与优势,本文将为中职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互动教学法的核心定义与特性解析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学生间及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多维度互动。在此教学法中,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而学生则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课程探索,通过与各方的互动合作,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互动教学法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他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还拓宽了学习环境的边界,使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空间,而是涵盖了课堂内外的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及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收获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这种双向、开放、动态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互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

二、互动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化运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策略。教师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现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深化教学成效。依据教材内容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语文教师可以将文学作品的内容、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播放描绘荷塘美景的高清图片或视频,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的意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播放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背后的情感色彩。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情节场景,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围。如在“项链”一文中,教师可以展示文中关键情节的动画或短剧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情感变化以及情节发展。随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她为何会借项链并丢失?”“结局的反转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意图?”等,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

(二)角色扮演的创新应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情感丰富的课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是一种极具成效的互动教学策略。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能在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在实施角色扮演时,教师应精心挑选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片段。

例如,在“我的母亲”的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作者笔下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教师需根据作品内容,为学生分配合适的角色,并提供详尽的角色介绍、对话台词及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角色性格与情感。教师应先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掌握关键词汇与语法现象,为后续的角色扮演打下基础。其次介绍文章背景与作者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母爱主题,同时分析文章中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展现母亲形象的多维度。最后组织学生通过抽签等方式确定角色,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个人感悟,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人物性格,还能在情感共鸣中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体验能力。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教育对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启发性问题的运用

在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教授富含哲理与启迪的课文时,设计启发性的思考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还能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升综合素养。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教师应围绕课文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科学是美丽的”时,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先探讨科学之美。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科学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科学之美与日常生活有何关联?”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审视科学,发现其内在魅力;而后分析科学对社会的贡献。通过提问:“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有哪些具体的科学发现或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鼓励学生思考科学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比较不同观点。鉴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可设计问题:“你如何看待科学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有人认为科学带来了巨大进步,也有人担忧其潜在风险,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联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科学现象或发明让你感受到了科学之美?请分享你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设计这些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索科学的美丽与魅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应用角色扮演以及设计启发性问题,中职语文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些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互动式教学将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媛珊.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2024(3):181.

[2]春雨.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3(7):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