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初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王建强
甘泉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陕西 延安 ) 716100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大放异彩,并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教育界,这种技术的集成促使传统教育模式持续革新,众多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力量,“教育信息化2.0”的问世,则为我国基础教育行业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方向。在当今这个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探索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学校的教学活动,以及培养学生适应数字化思维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字时代;信息化教学
实践经验表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学校教育领域显著提升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乐趣。面对这一趋势,探索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以创建更符合学生成长需求且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互动式学习环境,成为老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将信息化教学模式用于初中教育的路径。希望能够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或帮助,为日后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与落实提供支持。
一、信息化教学需要线上教学结合线下
在信息化2.0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为学生挑选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当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信息技术提供了创新的教育途径,其中,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网络课程能够消除时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制约。然而,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网课期间可能会出现不专心听讲或关闭网课界面的情况。由于在线教学模式下老师无法与学生展开实际的互动,因此对这类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变得较为困难。为确保网络教学工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弥补线上教学在师生互动频率、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将其用于基础教育,可以在保留线上、线下教学优点的前提下,消除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可以将线上的悟空学习、线下的小白板活动相结合,基于线上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和线下极具实效性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在学校阶段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汉字。再如,在斑马AI课程中,学生可以自行观看由外教老师自行录制的视频,利用预录视频学习英语,学习活动结束后,将自己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的语音练习发送到微信群中,由老师逐一做出点评。此外,家长还可以将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录音分享至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由此增强学生学习英语所获得的成就感,使其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需要整合教学资源
在网络时代,存在着信息过载的情况,尤其在教育领域,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资料尤为重要。其一,精选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整理和创建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网站、数字图书馆、微课视频、在线题库等。教师要精心筛选符合教学目标、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优质资源,而不是盲目堆砌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其二,教师教会学生使用资源方法。教师要教授学生信息检索、筛选、评价和利用资源的技巧,让学生学会独立筛选和高效利用所需信息。其三,分类整理各类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系统,便于老师和学生实时查询。例如,可以按章节、知识点或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归类整理。一句话,信息化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三、信息化教学需要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
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涉及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和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的改进与创新。首先,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互动教学软件等现代化学技术工具,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引入在线教育平台,如智慧课堂、在线课程平台等,提供在线答疑、作业提交等功能,促进课上课下互动。其次,创新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或阅读数字化教学资料,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讨论、解答疑问和进行深度探讨。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自主学习,通过交互式学习模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应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以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小组活动中,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协作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来解决问题。最后,运用在线测评系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根据系统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可利用在线答疑工具,如即时通信、论坛等方式,增强师生间的实时互动,确保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答。
四、信息化教学需要立足课本
在开展初中信息化教学时,应当坚持以课本内容为核心。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而非替代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立足课本,深化理解。教师首先应确保学生牢固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以及解题方法,这是学习的基石。所有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展开,信息化手段可以用来生动呈现抽象的原理,教师可通过制作互动式课件、动画模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第二,适度补充,拓宽视野。利用网络资源可以适当拓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如引入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历史背景、前沿应用等,但不应过多地脱离课本主线,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造成知识点之间的断裂。第三,精选资源,避免冗余。教师应精心挑选适合初中生水平的线上学习资料,确保这些资料能够补充和巩固课本内容,而不是替代或混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宏观环境中,有关从业人员需深刻理解基础教育在信息技术浪潮下的发展动向。通过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融合,实施创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实际情况运用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学苑教育,2022(12):62-63+66.
[2]孔宝花.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2021(3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