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作者

郭泽锐

身份证号 44522119850512135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特种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种设备的安全防护系统承担防止事故和减缓后果的重要作用,功能安全是衡量其效果的指标,目前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标准对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规定和要求,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功能安全和特种设备标准体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应用于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保障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服务平台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行业之间对特种设备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将经济效益做到极致,在特种设备的管理中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设备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特种设备设备的运行中,其设备安全检测工作和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方案,节约设备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要保障各类设备的平稳运行,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打下基础,为生命安全作出保障。

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导致特种设备以更多的种类屹立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同时特种设备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较为危险的产品,在体积较大、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危险系数也会相应增加,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为了更可靠地使用特种设备,需要提高检验检测领域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检测手段和技术的改革,顺利实现生产发展目标,维护企业更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检验检测工作作为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方向,不断优化检测标准,为实际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环境营造更安全科学的工作空间。

2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

2.1定期检查

大部分特种设备设备事故均是由于未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生的,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特种设备的各个部位,判断附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设备存在损坏则需要及时予以更换和维修,避免特种设备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特种设备检测部门而言,需要遵循安全检测操作规范来完成检查,并严格检查步骤。同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检测机制,引进各类检测技术,提升检验水平。而为了做好定期检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合理组织人员,对于特种设备设备的使用单位而言,需要建立专业的自检班组,选择工作经验的检测人员,并且必须持有特种设备维修操作合格证的人员。(2)合理安排计划,结合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和设备信息来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对同一时期需要监测多设备且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而言,可以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检验,保证不漏检不超期。(3)严格自检自查工作,在特种设备的检验过程中,企业需要对设备进行自检自查,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设备注册工作,确认设备是否超期以及检测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另外,还需要保证检验过程中的设备比例,确定各项目和部位均能检验到位,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立即整改。(4)需要排除隐患,如果在自检自查过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检测人员要依据国家规定来明确隐患并确定其严重性。另外,还要责令维修班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隐患的排除工作。(5)遇到问题需要及时反馈,检测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检,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2提高安全检测人员的素质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在掌握较高技术检测能力的过程中以充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还能够根据目前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进行定期筛查,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合理的操作方向,尽量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以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提高设备的可持续使用性,同时,对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对没有资质、没有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淘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工作能力和科学的工作素养,以较强的责任心来保证检验工作的贯彻落实

2.3建立责任主体安全约谈制度

除了要不断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者安全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常识外,更要充分地调动使用单位的自主管理主观能动性,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特种设备的监管更适于使用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混合型监管。事前监管是目前采取比较多的监管方式,指的是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维修、检验共7个环节进行考虑,对所有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和因素,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杜绝,使特种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事前预防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经营单位的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前预防工作能否做好。为提高其重视程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可以建立安全约谈制度,对发现存在未及时消除严重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管理及制度存在问题的企业或者使用单位,约谈其主要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压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整改的可以将约谈结果上传到企业诚信信息平台,以引起企业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

2.4标准体系结构图

(1)基础共性。基础共性标准包括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相关术语、通用要求和专用要求,用于统一认识和理解八大类特种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的对象、边界及各部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联系。(2)关键技术。按照八大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其安全防护系统各自特点和要求,按照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制造、验收、运维和检测生命周期功能安全要求分别制修订关键技术标准。(3)管理保障。管理保障标准主要规定测试、认证和评估等功能安全质量控制环节的主要技术要求,方法类和工具类标准则保障功能安全质量控制过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2.5信息发布

收集整理分类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产品或零部件测试方法、授权实验室、测试流程、申请要求等服务信息,可由测试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并上传相应资质和业绩证明材料,经审核后在门户系统上予以显示。收集整理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授权机构、评估流程、申请要求等服务信息,可由评估机构提出申请并上传相应资质和业绩证明材料,经审核后在门户系统上予以显示。对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系统相关的信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规划、设计渠道和来源,制定对上传相应资质和业绩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的方法和流程。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会上升到新的台阶,改变以往危险系数较高的现状,通过科学的检验操作流程,以实现更高的安全体系建设、更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小雷.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问题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

[2]张国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5).

[3]陈建勋,林晓明,彭晓军.工况模拟法在机电类特种设备速度异常保护功能检测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1):161-163+183.

[4]戴光宇,毕陈帅.特种设备检验报告出具时限问题分析与对策——以机电类特种设备为例[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35(0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