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

作者

肖明六

云南云天化云南大为制氨 邮编:655338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剖析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在保障人员生命、维护企业效益方面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事故应对能力,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化工安全;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

引言

化工生产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高温高压等特殊工艺条件以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导致人员伤亡悲剧,还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环境污染等社会性问题,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因此,深入研究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对于保障化工企业稳定运营、促进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化工生产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有毒气体、腐蚀性液体与高温高压设备等,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像合成氨生产时氨气泄漏会灼伤呼吸道甚至致窒息死亡。严格的安全管理可规范员工操作,保证防护设备正确使用,还能通过设备定期维护与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为员工营造安全环境,降低事故概率,保障其生命健康。

(二)维护企业经济效益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安全事故会致生产中断,企业需耗巨资处理事故、维修设备与恢复生产,如大型装置爆炸可使企业停产数月,无产品收益还需支付救援、清理与赔偿等费用。而安全管理佳的企业能提效降次品率,因安全环境下员工专注、设备稳定,可减少原料浪费与质量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长期盈利与可持续发展。

二、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化工工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化工生产所蕴含的巨大危险性。他们在日常操作中,往往对安全操作规程视而不见,例如在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时,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觉得操作繁琐或者认为不会发生意外。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使得他们在工作中随意简化操作流程,仅仅为了节省一点时间或者图一时的方便。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内看似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长期来看,却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生产设备老化

化工生产设备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运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老化现象。例如,化工管道由于长期受到腐蚀性化学品的侵蚀,管壁逐渐变薄,容易产生裂缝甚至穿孔,导致化学品泄漏。反应釜等关键设备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其材质性能会逐渐下降,内部的搅拌装置、密封部件等也容易磨损和损坏,这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引发诸如反应失控、物料泄漏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要么制度内容过于宽泛笼统,缺乏对具体操作环节和风险点的针对性规定,例如对于一些特殊作业如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没有详细规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和作业后的检查流程,导致工人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要么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形同虚设,没有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来确保制度的落实。

(四)作业环境不良

工生产过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等污染物。例如,在一些化工原料的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如果通风系统不完善,这些气体就会在作业场所内积聚,不仅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三、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

(一)强化化工事故应急意识

化工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地提升全体员工的事故应急意识。企业可以开展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化工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结合大量实际发生的化工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员工直观地感受到事故的严重性和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同时,邀请化工安全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化工安全技术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拓宽员工的安全视野。

(二)设立安全事故应急机构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应由具备丰富化工生产和应急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应急指挥中心应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监控系统和应急决策辅助软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现场信息,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指挥决策。同时,要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这支队伍应涵盖消防、抢险、医疗救护、环境监测等多个专业领域。定期对救援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使其熟悉各类化工事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应急救援能力。并且,要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齐全、先进的救援设备和防护用品,保障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和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安全事故应急设备

化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以及生产工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备各类应急设备。例如,针对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存和生产区域,要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消防设备,包括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消防水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并且要确保这些消防设备的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同时,对于可能发生化学品泄漏的部位,要配备相应的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如泄漏收集槽、吸附材料、中和药剂等,以便在发生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控制泄漏范围,防止有害物质扩散。

(四)制定企业应急预案

企业应急预案应是一个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首先,要结合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分布等实际情况,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企业在面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时的总体应急处置原则、组织架构和指挥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常见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制定专项应急预案,详细规定每种事故的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现场抢险、医疗救护、环境监测等各个环节。同时,对于每个具体的生产岗位和作业现场,要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明确现场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第一时间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应急措施。

(五)加强日常安全演练

加强日常安全演练是检验和提升化工企业事故应急能力的关键环节。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演练,包括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桌面演练可以通过模拟事故情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置的流程和各自的职责。功能演练侧重于对某项特定应急功能的检验,例如开展消防演练,重点测试消防设备的使用、消防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各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协调配合情况。全面演练则是模拟真实的重大事故场景,全面检验企业的整体应急救援能力,包括应急指挥系统的运作、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等。

四、总结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生产设备老化、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作业环境不良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给化工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进行,在新环境下,化工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超,赵瑞军,高艳,邬永利,刘晓艳.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05):87-89.

[2]牟冬青.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应急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07):263-264+249.

[3]朱荣荣.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措施探究[J].现代盐化工,2023,50(03):99-101.

[4]何晖.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22,(21):26-28.

作者简介;肖明六,男,云南曲靖人 学历: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