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何昳竹
广州工商学院
摘 要:传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重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培育的现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会计课堂势在必行。本文以《行业会计》这门会计专业选修课程为例,分析了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现状,在传统会计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情感与价值目标,介绍了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实施方法,包括寻找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以及关爱学生等方面,并对于成效和不足做出了小结。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与2019年3月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在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但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行业会计”这门高等教育院校会计专业的选修课程为例,进行会计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探索,将立德树人这一观念全面贯彻到会计类高校课堂的全过程、全方位之中。
二、行业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目前高等教育会计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偏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培养,但轻视思想价值的教育与引领的现象。在行业会计的课程教授中,专业课教师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与理论知识的传递,轻视学生的价值塑造,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但作为将来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
另外,由于《行业会计》是一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再加上本门课程课时有限,行业繁多,每一行业的会计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点较为繁杂,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难以进行。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喊一些口号,或者进行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鸡汤教育就是课程思政。在本门课程教学实践中,找准专业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
三、行业会计课程思政理念目标
本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三重目标。在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建立会计职业的责任感,并就各行各业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和学习,建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
(一)知识传授
本课程以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紧随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最新动态,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所有行业会计共同的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引入对不同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经营特点、特殊业务及相应特殊核算方法的介绍。教师通过对各行业会计共性和特性以及对于各行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共同点和差异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对各行业会计的理论内容及对各行业的特殊业务的处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能力培养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选取特定的行业,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行业会计案例,在每一章涉及不同行业会计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训练与讲解,在讲授时不仅讲授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会计处理,包括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登记账簿、报表的编制等,旨在培养与提升学生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提升和价值培育
在本课程对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中,学生能通过了解到各行各业的经营生产特点和会计核算特点,体会到不管身处哪个行业的具体会计岗位中,都要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通过本课程针对不同行业的情景案例引入以及对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教师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进行未来潜在职业方向的探索与选择,形成到作为劳动人民“劳动最光荣”以及“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认知,同时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行业会计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一)进行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在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时,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让他们在习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在无形中培养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主人翁意识、爱国情怀等。
例如,在进行银行会计这一章的教学时,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商业银行柜台的现金出纳业务时,除了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准则、账户及分录的讲解,还结合现实银行业工作人员的事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银行是国家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属于服务行业。作为银行的财务人员,要履行优质、文明、高效的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提供便利,在岗位上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心。另外,在本章的教学中,还结合银行工作人员财务犯罪的真实案例,指出作为银行内部人员监守自盗、财物犯罪的严重后果,警醒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成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首先,在课前环节,在超星学习通系统发布关于课程思政的案例及相关视频等,布置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案例的阅读或视频的观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其次,在课中环节,在授课时适时引入课前布置的案例/视频及问题,采用学习通的抢答或者投票功能,在学生抢答或投票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不知不觉间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和情感提升。在课后环节,将相关的案例、时事热点等相关资源发布在学习通,学生可在线上与老师及同学进行讨论,进一步渗透课程思政元素。
例如,在进行施工企业会计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于课前在学习通布置视频观看预习任务,让学生认识到祖国作为“基建狂魔”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基建成就,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视频观看结束时提出问题,将施工企业会计与学生在基础会计时已经学习过的制造业会计进行比较,引发学生思考:在施工企业会计中核算的存货是什么?建筑工程中,每一颗钉子、每一捧泥沙、每一个脚手架及工人与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又应该如何核算?在课中教学时,适时引入课前提出的思考问题,并让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答案及思考的理由,并让同学们思考并分组讨论。同时,在课中理论教学这一环节,会穿插时事热点,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政元素融入。如在讲解建筑施工工人薪资核算的这一知识点时,会提到农民工讨薪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等新闻,引发学生对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关注,引发学生对民生的关注、思考与关怀。在课后环节,教师会通过学习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可发布自身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课程设计的反馈。同时,教师会发布一些相关的社会热点及时政新闻等,学生可进一步进行课外的线上学习,进一步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从以上两点的讨论可以看出,本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前、课后、课中环节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互动讨论法、观看视频等方法进行了课程思政的融入。
(四)课程考核评价
本课程除了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还实施了一系列的过程性评价。例如在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一过程性评价指标中,包含了学生参与的课堂讨论表现,这些表现一部分包括了对于时事热点和课程思政案例的讨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另外,在期中考核时,也选择了案例演讲这一形式,要求学生选择某个具体的行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案例分析并与其他行业会计比较异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总结能力以及探索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学习不同行业会计最新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五)关爱学生
除了以上实施方法,教师还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堂外关注学生动态,通过学习通、QQ信息、面对面聊天等形式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身心发展。通过对于个体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在解决学生本门课程专业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发展,更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言传身教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个别独来独往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让他们在校园学习中不至于感到更加孤独,同时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状况,给与适时的引导,让他们不至于在思想上一时走偏。
五、行业会计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行业会计”这一门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标之外,本门课程还加入了情感提升和价值培育这一目标,在课堂内外结合信息化手段向学生潜移默化德育及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外关爱学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良好。
同时,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各行业及其会计核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提升了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对于自身将来的职业方向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拓展了对会计这一职业在行业背景下的知识技能认知及情感道德认知,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责任感。
六、结语
在传统会计类课程的课堂上,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技能的培养。但德育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中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高校为社会输送的会计专业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能够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国家作出相应的贡献。然而,在会计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疏于思政教育,或仅仅将思政教育流于表面。本门课程在实践中对于会计专业课结合会计学科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课前环节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问卷调查,进行一定的学情分析;另外,可以尝试更多元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角色互换,或者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来为学生授课等方式,用更多元的形式呈现教材及其延伸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进一步增强思政育人的效果等。
参考文献
[1]谢春苗.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以《行业会计比较》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3):142-143.
[2]刘媛.课程思政在外贸会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J].经济师,2022,(03):194-195.
[3]张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对外经贸,2022,(04):131-135.
[4]陈茜.用会计语言讲中国故事——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J].中国总会计师,2024,(0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