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海燕

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241

摘要:在医疗领域中,手术室作为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关键场所,其环境的特殊性往往伴随着高度的心理应激,心理应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还可能干扰手术进程及术后恢复;因此手术室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成为缓解患者心理应激、提升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方式及其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手术室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心理应激反应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患者的心理需求日益受到重视,手术室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区域,其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心理应激作为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生理功能,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安全;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成为现代护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践方式

(一)术前访视与心理疏导

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的初步实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环节中,护理人员采用温馨而专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深入而细致的交流。他们不仅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声音,了解其对手术的担忧与期待,还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详细阐述手术流程、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帮助患者建立清晰、理性的手术认知。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担忧,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如情绪引导、认知重构等[1],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面对手术的信心与勇气,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温馨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环境的温馨化设计,是人文关怀理念在物理空间上的具体体现。为了营造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手术氛围,护理人员精心布置手术室环境,确保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不刺眼,并尽量减少噪音干扰。此外,他们还注重细节,如为手术床配备柔软的垫褥,以减轻患者长时间躺卧的不适感;在手术室一角摆放绿植或患者喜爱的装饰品,增添一丝生机与温馨。更为贴心的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柔的音乐,让患者在悠扬的旋律中放松心情,减轻紧张情绪,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病情特点等因素,量身定制护理方案。例如,对于儿童患者,他们可能采用游戏疗法或卡通贴纸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老年患者,则更加注重生理功能的保护,如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过冷、使用加热毯保持体温等。同时,护理人员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情感交流、心理疏导等方式,满足其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提升护理效果。

(四)全程心理支持与陪伴

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支持与陪伴,是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的一环。护理人员会时刻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通过眼神交流、轻声安慰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对于清醒状态下的手术患者,护理人员会及时告知手术进展,解释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与意义,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同时,他们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患者以平稳的心态度过手术期[2]。

二、人文关怀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一)减轻焦虑与恐惧

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深入实施如同为患者搭建了一座心理桥梁,帮助他们跨越术前焦虑与恐惧的鸿沟。护理人员通过细致入微的术前访视,不仅提供手术相关的专业信息,还主动询问患者的个人喜好、家庭背景等,以寻找共同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这种个性化的交流方式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而是被理解和关怀的。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新评估手术的风险与收益,从而减轻不必要的焦虑。术中的持续陪伴与鼓励,更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患者内心的恐惧,让他们感受到安全与温暖。

(二)改善生理指标

心理应激对生理的负面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但人文关怀如同一股暖流,能够有效缓解这些负面影响。通过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人文关怀降低了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少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释放,这些生理变化直接反映在患者的生理指标上,如心率趋于平稳,血压波动减少,呼吸频率降低,有助于维持一个更加稳定的生理状态[3],此外稳定的生理指标也为麻醉药物的准确使用和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提升满意度与依从性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还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感受到了被重视和尊重。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一个环节中,护理人员都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从而提升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同时,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他们更加愿意配合治疗计划,提高了治疗依从性。这种积极的治疗态度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四)促进心理健康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面对手术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患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人文关怀通过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与引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情绪管理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此外,人文关怀还注重患者的心理重建工作,通过术后随访、心理咨询等方式,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这种全方位的关怀不仅促进了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复和发展,还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总之,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对于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术前访视、心理疏导、温馨手术环境营造、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及全程心理支持与陪伴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改善生理指标,提升满意度与依从性,促进心理健康;面对实施过程中的挑战,需通过加强培训、优化流程、整合资源及强化科研与评估等方式不断完善人文关怀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瑛,谢玉涛.基于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10):4.

[2] 饶丽凤.人文关怀联合舒适护理对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36):100-102.

[3] 屈霞.人文关怀心理干预模式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 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