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

作者

鲁艳丽

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75000

本文系: 2024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课题立项号:2024JZB325

摘要: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开发与应用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资源的开发需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人力资源方面,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物力资源方面,需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实验室、科技馆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应用研究课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科创教育的深入发展。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关乎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未来竞争力的增强。

一、科创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种类丰富性显著

当前,我国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展现出了高度的多样性,涵盖了从基础科技实验到高端科技创新的全方位内容。科技实验资源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科学原理的魅力;科技创新资源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探索未知领域;科技制作资源教会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物,锻炼动手能力;科技竞赛资源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

(二)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开发主体格局。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课程资源的基础开发工作;企业则凭借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为课程资源开发注入新鲜血液;科研机构则提供前沿的科研成果和专业的技术支持;社会团体则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搭建起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这种多元化的开发主体模式,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更提升了其质量和实用性。

二、科创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机制

在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全面而高效的实践策略至关重要。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机制,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持续优化。资源整合是机制建设的基础。面对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的科创课程资源,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搜集、分类和整理。这个平台可以是线上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线下的资源库,关键是要实现资源的有效聚合,便于师生快速查找和使用。同时,整合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筛选和评估,确保进入平台的资源都是高质量、有价值的。资源共享是推动课程资源应用的关键。我们应该打破校际、区域乃至行业间的壁垒,建立开放的共享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合作,让优质的科创课程资源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和使用。这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还能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科创教育的水平。课程资源的推广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举办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积极宣传和推广科创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对资源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二)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在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道路上,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是关键一环。我们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将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课程资源的远程共享和实时互动。

例如,开封市第十四中学邀请科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设计,学校成功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同时,科协还帮助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创实践环境。在线上线下结合方面,该校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他们建立了线上课程资源库,包含了丰富的科创教学视频、实验演示、案例分享等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远程互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和答疑,为学生提供了与业界前沿对话的机会。通过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模式,该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这种创新模式也为学校的科创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注重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

在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学生的实际需求置于核心位置。这意味着,课程设计者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可接受范围。

例如,为了确保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开封市第十中学组织中学生需求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学生们对科创类活动的兴趣点、期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机器人制作、编程以及科学小实验等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存在对复杂概念理解困难、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些反馈,学校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他们增加了机器人制作和编程课程的实践环节,引入了更多直观易懂的科学小实验,并配备了专业的辅导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同时,学校还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通过这些措施,学校成功实现了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科创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中小学综合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精准匹配、创新开发模式以及完善应用机制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优化课程资源,拓宽应用渠道,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创教育体验,为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科教融合,一体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23-02-25(002).

[2]方凌雁.困境与突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22(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