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
李利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271600
摘要: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本文以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2024版)为例,从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复习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复习课教学的因素,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内容呈现、因材施教、创设情境等策略,以期为一线数学教师开展复习课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鲁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引言: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收官之课”,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提升的关键环节。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蕴含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涉及立体图形、有理数、整式、数据统计等多个模块。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课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影响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因素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涵盖了近 20 个知识点,内容丰富而又彼此关联。比如,学习“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时,学生需要运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所学的概念;探索数据的表示方法,离不开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要将这些内在联系挖掘出来,合理选择复习内容,科学整合教学单元,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擅长空间想象,有的学生善于数字运算,还有的学生乐于动手实践[1]。复习课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合理设置复习目标和任务。以“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为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帮助理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题,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三)复习方式的灵活多样
复习课不应是简单的“重复”,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复习“认识代数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归纳总结代数式的特点和运算法则;在复习“数据的收集”时,可以开展一次有趣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数据,提高运用能力。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复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悟知识的鲜活与深刻。
二、核心素养下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复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一些教师在复习课上简单重复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复习缺乏层次和重点,课堂气氛沉闷枯燥[2]。比如,在复习“探索与表达规律”时,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列举题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没有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感悟数学之美,学生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要聚焦重点难点,合理把控教学节奏,增强趣味性和挑战性,才能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忽视学生个性差异
复习课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复习目标过于单一,达不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要求。比如,在复习“从小学算术说起”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需要重温小学阶段的运算法则,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接受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巩固拓展所学知识。复习课要充分研究学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全员参与、个性发展。
(三)缺乏核心素养的落实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必备的关键能力,但一些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复习“科学使用统计图”时,教师只强调统计图的种类和特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得数学素养与现实生活脱节。复习课要将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相融合,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对策
(一)优化内容呈现,突出复习重点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复习课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化繁为简,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归纳总结运算法则,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呈现;列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索解题策略。在内容呈现上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通过游戏、竞赛、实践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可以开展一次“有理数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和解题比赛,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巩固知识。
(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鼓励,通过小步子、多反馈等方式增强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给予更多挑战,通过探究性任务激发潜能。比如在复习“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能较熟练使用计算器的学生可以尝试计算复杂的小数运算,不太熟悉计算器操作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整数运算入手,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因人而异地施教,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浸润在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复习课的契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知识复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能力训练中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比如,在复习 “制作一个容积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形收纳盒”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设计制作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在反复试验中探索最优方案,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观点,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领悟持之以恒的品质。类似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知识技能,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使复习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语:总之,面对丰富多彩的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要立足教材,着眼学情,优化内容呈现,突出复习重点;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要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唯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炼教学智慧,才能上好高质量的数学复习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焦爱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优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8):25-27.
[2]王丽霞.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大单元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3):0037-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