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作者

史文妍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125001‌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旨在通过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中化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其课程改革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化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期为我国高中化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1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关乎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高中化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关键学科,其课程改革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内涵不仅包括科学探究意识、创新变化观念、模型认知能力等,而且这些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升其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当注重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关注跨学科内容的融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依托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践能力,分析实验结果提升思维品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需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这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深刻理解和持久兴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还能够对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策略‌

‌2.1 课程内容改革

在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中,化学知识不应被孤立地教授,而应强调其内在联系和整体性。这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深入挖掘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授无机非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将材料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材料性能背后的化学原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兴趣。同时,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探讨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入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看到原子结构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这种跨学科的内容融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促进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创新

依托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化学的魅力,这种亲身体验往往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蛋白质的变性过程,从而加深对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的理解。除了实验探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例如,在讨论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入原子模型的构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原子内部的复杂结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3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上,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却忽视了学生在探究、创新和实践等关键能力上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综合性的项目作业,要求学生不仅学习材料的基本性质,还要探究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效果,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观察他们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表现。例如,学生可能会研究玻璃材料的热稳定性,并设计实验来测试不同类型玻璃在高温下的物理变化,通过实验数据来支持他们的改进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他们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上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进。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反馈,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结束语

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通过课程内容的深入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以及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构建,我们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框架。然而,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迪.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3.

[2]张净.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中化学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主题为例[D].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3.

[3]徐梦远.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材重构研究[D]. 江苏:扬州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