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作者

沈炜娜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311251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物流专业英语不仅是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基础薄弱、教师物流专业知识不足等。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中职物流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引言

当前,“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中国智造”,创新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中职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随着国际物流合作的加深,物流专业英语成为连接国内外物流企业的桥梁。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物流行业的重要力量,其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存在诸多挑战,亟需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当前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与物流行业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实用英语技能。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如处理国际物流单据、进行跨文化沟通等。

改进建议:增加与物流行业相关的实用英语教学内容,如物流术语、单据填写、国际物流流程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物流英语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改进建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物流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物流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进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物流背景和英语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性:

当前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改进建议: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1. 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

针对当前中职物流英语教学内容滞后、教材陈旧的问题,中职院校应迅速行动,积极更新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选择符合行业需求、时效性强的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密切关注物流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资料,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为学生带来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例如,可以引入国际物流行业的最新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和先进技术;同时,介绍物流行业的先进理念,如绿色物流、智能物流等,帮助学生把握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针对教师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不足的问题,中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邀请物流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物流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提高物流专业知识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拓宽视野,了解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例如,在讲授物流设备名称、包装要求、标签含义等专业知识时,可以设计相关的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物流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同时,结合实习实训,让学生拍摄相关图片和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描述。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强化实践应用,培养综合能力

针对中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差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物流专业英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如CET、BEC等,以检验和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此外,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物流专业英语。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物流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流程和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些实践应用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多元化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加强实践教学

1.完善评估体系,激发创新动力

完善多元化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是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涵盖多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反馈与线下反馈的有机结合,能够及时、全面地收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并将评估结果精准反馈给学生。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偏差,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与调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2.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反馈效率

在完善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信息技术的力量,可以大幅提升反馈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线上平台,教师可以快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在线测试成绩等,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估报告。同时,线上反馈系统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改进方向。结合线下面对面的反馈,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指导,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开展项目实践,强化实训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并实施项目实践活动。在项目任务执行前,教师精心布置小组项目任务,确保任务既符合教学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组间观摩、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与评论,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指导学生反思、总结综合实训过程与成果。这样的项目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论

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物流专业英语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背景下,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师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我们确保了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物流专业英语知识,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加强师资培训,则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实践应用,则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物流场景中运用英语,锻炼了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中职物流英语课堂教学应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符合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进一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懂物流又善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职教育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模块教学的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 吴妮.物流英语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0) .

[3]周雯婷.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策略研究[J].教师,2022(26):90-92.

[4]黄丹怡.高校英语专业“专创融合”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7):1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