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建设探究
王阁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图书馆
摘要:文章主要根据《武汉市儿童友好公共图书馆建设指引(试行)》,论述了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定义与意义,结合实际实践情况,讨论区级公共图书馆如何从空间环境、服务、资源等方面建设儿童好友图书馆,指明了一些建设方向。
关键词:区级公共图书馆、儿童友好、空间环境、服务质量、资源。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图书馆作为儿童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阅读场所,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设施。近年来,关注和推广少儿阅读、保障儿童阅读权益、建设儿童友好型图书馆、提升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效能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图书馆的重视。
一、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定义与意义
为儿童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教育、成长历程,促进青少年终身学习行为和能力的养成,是图书馆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截至2023年底,武汉市0-18岁儿童人口数量已达147.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7%,儿童人口总体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汉把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全面落实《十三五儿童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引入儿童友好型城市项目,努力创造对儿童越来越友好、越来越亲和宜居的环境。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规范制度,结合武汉市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武汉市儿童友好公共图书馆建设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定义:指面向18岁以下儿童,以尊重并赋予儿童权利为基础,从室内外公共空间、阅读空间等方面,为儿童提供满足其阅读、探索需求的图书馆。出台的《指引》适用于武汉市为儿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独立少年儿童图书馆、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区,应坚持以儿童为本、儿童优先的理念,从儿童行为特征和真实需求出发,科学规划、设计空间功能,提升公共文化场馆适儿化水平,系统构建儿童友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儿童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区级公共图书馆如何打造儿童友好型图书馆
(一)利用空间环境优化升级提升服务质量
以提高儿童阅读空间品质为目标,精心打造符合儿童的阅读空间,科学合理的阅读环境能让儿童在阅读中感受到宽松自由的气氛。
1.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童趣元素去构建儿童喜爱的阅读空间。在儿童阅读空间里,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能够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吸引孩子们走进图书馆,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比如东西湖区图书馆少儿借阅区以“知识森林,梦幻‘书’”为主题,以彩虹色彩为元素,馆内分布多个卡通造型雕塑,营造出儿童借阅区整体艺术文化氛围。整体造型充满童趣和寓意,意在与孩子们共同播撒阅读的种子,深耕文化阅读的路径,健康成长为一颗颗苍天大树,给到馆小读者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整个少儿阅览室营造出了敞亮、考究、优美、童趣、梦幻、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更符合儿童阅读空间的建设特点。
2.精细化分区管理,入口设计分区实现动静分离。入口区是图书馆的门户,是读者进入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不少区级公共图书馆均有成人阅览区和少儿阅览区,而图书馆核心功能是供市民阅读学习,所以‘安静’是第一要义。合理安排休闲区、沉浸阅读区、少年儿童阅读区的分布及运行路线,做到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这是保障图书馆“安静”的关键。规模较大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应设置有单独的少儿阅览区出口。比如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其中,国家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馆设有专用的出入口,且从该馆无法直接进入主馆;东西湖区图书馆也同样在动静分离方式上借鉴了国家图书馆成人、儿童借阅区分区管理办法,将两类读者入馆动线分离,在解决成人、少儿借阅环境相互影响问题的同时,实现读者入馆需求和保障借阅环境质量的双重目标。
3.在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阅读分级馆藏文献布局与家具搭配合理。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情况设置相应的桌椅高度。桌椅家具选用材料应安全无毒、防水防潮、坚固耐用,且桌椅转角应为圆角。桌椅外观设计宜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设施安全方便,摆放自然有序。如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在统一的大空间内利用阅览家具、休闲沙发、童趣装饰物等家具物品,用大开间、灵活隔断的设计方式,呈现出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空间布局,更加符合少儿活泼的行动风格,也便于设置最合理的阅读活动动线。同时,少儿借阅区整体书架、自助借还机等配套家具设备的高度和设计特点均匹配不同年龄儿童身高和阅读分级馆藏文献分布需求。
(二)多元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服务建设要求
1.遵循分级服务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分级式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且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安全性为一体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根据儿童读者的年龄划分可分为低幼儿、小学段、中学段。读者活动大体分为阅读引导类、阅读体验类、知识普及类、互动参与类、影片展播类、才艺展示类、科技设备体验类等类别。一般低幼儿年龄在2~5岁,喜欢参加具有游戏性质的类型活动,喜欢图画类的图书,可针对性开展绘本类阅读引导类活动。小学段一般年龄在6~12岁,喜欢参加趣味型的活动,可开展阅读体验类、知识普及类、互动类活动,如“小小图书馆管理员(志愿者)”、少儿知识讲座、猜字谜、猜灯谜、手工课堂等。中学段年龄在13~16岁,他们喜欢参加具有一定挑战性活动,可开展知识类问答、成语接龙、诗词大会等益智类活动。
2.多渠道多途径提升馆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少儿借阅区的工作内容、性质决定了少儿图书馆管理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正如国际图联主席克劳迪亚·卢克斯曾说的“应该让最优秀的馆员,从事少儿工作”。少儿工作者素质的好坏是少儿服务是否成功,受到读者满意的关键。区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的工作者一定要具有过硬的政治修养和服务水平,才能为广大少儿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少儿读者服务的宗旨,树立政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竭诚为广大少儿读者和家长提供服务。(2)不仅要有较强的本行业的服务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多才多艺、会做游戏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行为学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扩展图书馆少儿工作的思路及方法。
阅读可立德树人,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对儿童的影响更是深远,意义非凡。区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中心,在社会教育、传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更应该紧紧依托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建设指引,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树立科学的儿童服务观,从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服务规范、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高质量打造和优化儿童阅读空间,不断提升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质量,建设成为儿童心之所向的阅读乐园。
参考:
[1]朱纯学 公共图书馆儿童优先服务策略研究 《河北科技图菀》2015年第2期
[2]李佳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公共图书馆儿童友好服务探析》
[3]冯彩霞 少儿图书馆创新延伸服务及馆员的素质要求《墨河学刊》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