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与实践运用
王卓民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小学 343900
摘要:通过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全面重视并致力于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们需积极分析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样的态度与行动,旨在确保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持续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观念,深刻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为此,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是关键。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对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不容忽视,这是学生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例如,通过模拟购物、计算面积等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一环,数学课程在学生全面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需将此视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应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如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等。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问题驱动,激发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常遵循固定的教学流程,对基础知识点进行机械性讲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剖析当前教学组织中的瓶颈,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考,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以《圆》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采取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首先,在设计问题时,需注重问题的概括性和全面性,确保问题能覆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并凸显教学的重点和核心。例如,可以提出“圆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等大问题,并在每个大问题下细化出若干个小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清晰的导向。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鼓励他们自主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归纳知识点,并记录遇到的困惑。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形式,如随机提问、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回答等,引导学生分享和讨论问题的解决情况。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困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答疑解惑,采用边讲解、边提问、边质疑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强化融合教学,激发求知热情
积极探索学科融合教学的新路径,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寻求教学创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举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突破当前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困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深化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高质量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以《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巧妙地与信息技术相融合。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可以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如以“圆柱和圆锥”为主题,逐步展开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知识认知。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幻灯片、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微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幻灯片可用于知识点的逐一剖析,条理清晰、直观易懂;交互式电子白板则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师生间的深入交流;微课视频则能生动展示圆柱和圆锥面积计算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计算方法。
(三)构建愉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灵活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积极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学习,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些游戏可以是“数学猜谜”,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概念;也可以是“抢答挑战”,通过快速抢答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智慧去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化思想认识,将核心素养培养视为教学核心,主动拓宽视野,从不同角度积极探索高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力求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维.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23(7):52-54.
[2]李晓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