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路径探究

作者

杨学承

中共新野县委党校 河南南阳 473500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必须”擘画出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2021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在此大背景下,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此作如下探究:

一、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更加美好,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由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固本之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县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实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域的现代化,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二、结合新野实际,认真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新野县地处中原腹地,沃野千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在历史上曾经对党和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势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面对东部的快速发展和西部的迅速崛起,我们发展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三农”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一直困扰着我县的长足发展。只有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把这盘棋走好”。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导向。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决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2、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更新,需要发展、建设、维护的内容更为丰富;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严,更加注重治理的结果导向;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更全,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尊重历史。3、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内涵。把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更丰富,现代化的层面更加宽广。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走城乡融合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全面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究

高质量发展是重点。现在基层迫切需要完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综合农事生产服务体系,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便捷惠民全面服务。打通“最后一百米”,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县城各乐其乐、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

1、建立新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架构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使之成为与农民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以县为单位,建立县、乡、村三级专业合作社。一是以村为基点,围绕当地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吸引农户以资入股、土地入股、机械设备等入股,组建种养加、机技艺、产储运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村级专业合作社。二是由乡镇政府牵头,各部门具体指导,组建乡镇级专业合作中心社。三是由县政府主导,涉农部门负责,将乡村两级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按类型整合,组建成县级专业合作总社,形成“三级一体”的组织架构。

2、规范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专业合作社是社会化群团组织,应坚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原则。具体来说,一是建立“民管”机制,体现组织上的群众性。各级、各类专业合作社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修订章程,制定细则,提高农民参与率,使其真正成为相互制约、互利互惠的独立市场主体。二是建立“民营”机制,体现形式上的适应性。各级、各类专业合作社各项经营活动必须民主协商,按照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服务大农业,搞活大流通,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两个效益。三是建立“民需”机制,体现功能上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要根据农时季节,掌握用户需求,切实解决好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建立“民享”机制,体现利益上的共同性。要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使之于从事各类生产经营的股民与专业合作社有共同方向、共同利益。。

3、聚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重点

作为城乡融合的载体的专业合作组织,要紧紧围绕总要求凝神聚力: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全力服务。一要通过产品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资金信息流畅通,促其转型升级。二要充分发挥双向流通渠道作用,及时把生产生活资料送到农民手中,把“土”,“特”,“产”销售出去。三要开展各项农事服务,促进农产增收。四要开展土地流转服务,采取入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乡村新业态。二是围绕生态宜居,主力服务。突出抓好“四治”,生态环境治污,生活环境治乱,村容户貌治脏,公共服务治差;统筹做好“四篇文章”,以绿荫村,以水润村,以文化村,以业兴村。因地制宜修建文化墙、文化廊、文化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注重乡风文明,倾力服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四是强化治理有效,强力服务。要把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创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夯实党在基层工作,建设平安新野。五是本着生活富裕,合力服务。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基层群众昂首阔步,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奋勇直前,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圆就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