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瘾真相:困扰世人的癔症
刘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全球约有13亿人烟民,每年有490万人因吸烟而死去。综观人类历史,香烟带来的死亡比历年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死亡总和还要多。
所有烟民都想戒烟,都尝试过戒烟!但是成功戒烟的比例只有不到5%,甚至比癌症之王“胰腺癌”治愈率还低,(胰腺癌五年存活率全球平均为约9%到10%左右)。在现代科技和医疗水平下,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是烟民不知道烟瘾到底是什么病?不知道抽烟的欲望到底从哪里来?不知道如何才能消除抽烟的欲望?就好像打仗不知道敌人是谁一样,一定会失败!
那烟瘾到底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说烟草中尼古丁是强致瘾毒品,同其它毒品一样,刺激大脑释放过量多巴胺,造成大脑器质性的、不可恢复性的伤害。烟瘾就是毒瘾,其成瘾性排名第三。
但是假如尼古丁是毒品的话,为什么非烟民被动吸食二手烟尼古丁不会上瘾?为什么用尼古丁贴片、咀嚼糖或者电子烟(同样也是主动吸收尼古丁,而且尼古丁纯度更高、更安全)为什么不能替代吸烟?其它毒品都有耐受性(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器官衰竭直至死亡),为什么烟民抽烟量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其它毒品都有强烈的戒断反应(腹泻、呕吐、发烧甚至出现幻觉),为什么戒烟却没有?为什么其它毒品都导致使用者社会功能损伤(躯体异常不能工作或学习),而烟草却是例外?
有研究说,是因为二手烟的尼古丁浓度不够,而且是被动吸食,所以不会上瘾。尼古丁通过皮肤吸收速度不够,可能就不会让人上瘾。电子烟虽然含有尼古丁,但是没有焦油,就没有强烈的击喉感,可能不会上瘾。
但是循证医学告诉我们,不管高浓度的白酒还是低浓度的啤酒,果酒,只要身体内乙醇浓度达到阈值都会醉酒。不管主动使用麻醉品还是被动注射麻醉品,都能失去意识产生上瘾。不管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还是雾化,只要血液药物浓度达到阈值,都能消除病症。
所以,我们大胆推测,烟瘾可能不是因为尼古丁上瘾,尼古丁可能不是上瘾性毒品。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将烟草依赖归类为精神类疾病。抽烟其实就是一种“癔病”,也就是“疑病症”。所谓疑病症就是,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总是怀疑自己有病。因为没病,所以吃什么药都治不好;而总是又怀疑自己有病,所以一直在病态中。
烟瘾也是癔症:“尼古丁本会上瘾,而烟民感觉尼古丁会上瘾”,因为尼古丁不会成瘾,所以用任何尼古丁制品都不能替代;而又感觉尼古丁会成瘾,所以总觉着抽烟很爽,不抽烟很痛苦,所以又不能放弃。
烟瘾也是精心设计的骗局,不同渠道给烟民灌输一种思想:“尼古丁是毒品,抽完是种享受,够缓解痛苦,释放压力等等”。而本身尼古丁并不会上瘾,否则用任何尼古丁制品都能替代烟草,烟民就会轻易戒掉香烟。而烟民又形成了尼古丁是毒品的信念,所以会认为抽烟会很爽很有用,戒烟很痛苦,从而不能放弃香烟。在这个骗局中,烟民都是癔症患者,而不是尼古丁中毒者!烟民只要搞懂尼古丁并不会成瘾,吸烟并不会快乐,吸烟也没有任何作用!对尼古丁的欲望也就没了,戒烟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