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
王青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邑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 251500
摘要:公路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将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其管理方法,探讨有效的养护措施,旨在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措施;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养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施工涉及的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需要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此外,公路的长期养护也同样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更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因此,研究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1施工前准备
首先,工程设计的审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减少施工中因设计问题引发的返工现象。这一步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仔细核对设计图纸与实际地形地貌的符合性,确保没有疏漏。同时,施工方案的制定也是施工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施工方案需要详细规划施工的各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在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方面,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充足、质量可靠。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设备的性能要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此外,施工人员的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他们熟悉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规范操作,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1.2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技术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一步施工操作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施工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路基施工和路面铺设等环节。地基处理是公路施工的基础环节,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整体质量。地基处理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夯实、加固等,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土方填筑的厚度和压实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摊铺机、压路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路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路面铺设是公路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路面铺设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在路面铺设过程中,需要对摊铺和碾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路面厚度均匀,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1.3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点的明确,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需要通过现场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场检查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等,实验室检测则主要是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检测,通过这些检测手段,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需要详细规定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控制点和管理措施,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标准。质量目标是施工过程中需要达到的具体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和部位,管理措施则是针对质量问题采取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措施。
2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措施分析
2.1日常养护
首先,定期检查与维修是日常养护的核心内容之一。定期巡查公路,可以及时发现路面裂缝、坑洞等问题,并进行及时修补,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故障。路面裂缝修补采用灌缝材料进行填补,保证路面平整;坑洞填补则采用热沥青混合料填补,恢复路面强度。标志标线的维护同样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和清晰标识,可以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清洁保养方面,保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清洁有助于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定期清扫路面,清理垃圾和碎石,防止其影响行车安全。排水设施的清理至关重要,定期清理排水沟、涵洞和雨水口,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对路面造成破坏。修剪路旁植被也是清洁保养的一部分,及时修剪过高的草木,避免影响驾驶员视线,同时防止植被根系破坏路基结构。此外,路灯和护栏等附属设施也需定期检查和清洁,确保其功能正常。
2.2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在公路维护中非常重要,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长期成本。路面预防性养护指在出现小损坏时采取措施,如封层和薄层罩面。封层在路面涂覆保护层,防止水分和杂质渗入,延缓老化和破损。薄层罩面在路面上铺设薄沥青混合料,修复细小裂缝和不平整,增强耐磨性和抗滑性。这些措施可在损坏扩展前进行,阻止问题恶化,延长使用寿命。结构预防性养护方面,对桥梁、涵洞等公路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和养护至关重要。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和涵洞的洞身、洞口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常见养护措施有防腐、裂缝封闭和防水处理。通过定期检查和养护,及时修复早期损坏迹象,防止小问题演变成严重结构性损坏,保障公路安全和耐久性。预防性养护不仅维持公路良好状态,还减少大规模修复造成的交通中断和高额费用,具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
2.3专项养护
突发事件应急养护旨在应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通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组织养护人员进行抢修,恢复公路的通行能力。这包括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例如,在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迅速评估公路受损情况,派遣专业队伍进行抢修,确保交通尽快恢复;在交通事故导致公路损坏或交通中断时,迅速清理现场、修复损坏部分,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季节性养护则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保证公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安全和畅通。冬季养护主要包括除雪和防滑措施,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和结冰,撒布防滑材料,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还需检查并维护冬季防护设施,如防雪篱、雪崩防护网等,以减少冬季恶劣天气对公路的影响。夏季养护则侧重于防洪排水,定期清理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对公路造成损坏。此外,还需修剪路旁植物,防止其生长过密影响排水和通行视线。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挑战,确保公路在各个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专项养护的具体实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和预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在突发事件和季节变化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养护,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和长久使用。
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是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保持公路的良好状态,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翔.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及养护措施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36):158-160.
[2]王冠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2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