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分析

作者

钱正勇

321081xxxx07123332

摘要: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和高风险作业,这使得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成为企业运营中的关键课题,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及环境因素等导致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从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长久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不足,涵盖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投入不足和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等方面。随后,提出相应的改建措施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并探讨未来发展中安全管理智能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形势;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制造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上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支撑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逐渐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环境日益复杂,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也愈加突出。即在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的工作条件下,机械设备运转异常、原材料的存储使用、人员的操作行为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1-2]。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在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生产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安全管控,机械制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1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不足

1.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构建上仍显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企业虽然已建立起基本的安全管理框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致使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到位。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上,更多依赖于传统的操作规程与应急预案,忽视生产现场的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1.2安全设施与技术投入不足

随着机械制造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化和数字化设备日益普及,但在许多企业的生产现场中,安全设施的投入与更新却未能与技术发展同步。例如,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监控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的布局不合理,存在设备老化、功能不全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安全需求。其中以一些较为传统的生产车间最为明显,其安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危险源监测设备的缺失,使得潜在安全风险难以实时预警[3]。此外,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起全面的安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导致安全生产监控与决策的实时性与精确性受到限制。

1.3员工安全意识不足

在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线操作人员在日常作业中对安全隐患的认知存在局限性,未能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在高温、高压或高速运转的设备旁作业时,部分员工习惯性忽视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甚至擅自简化或省略必要的安全操作流程[4]。此外,员工对于机械设备潜在风险的辨识能力较弱,在面对复杂或突发性情况时未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这进一步加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企业内部安全文化建设仍显不足,未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导致其对安全规程和要求仅停留在被动遵守的层面。

2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改进

2.1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制

在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首先,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特点和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涵盖所有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从高层到车间操作员都要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范畴,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例如,针对设备操作、原料存储、危险品处理等环节,企业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并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以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和管理空白,确保每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需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应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岗位职责相结合,确保每个岗位都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5]。例如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而对未能履行安全职责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形成安全生产的强大驱动力。

2.2加强安全技术投入与设施建设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问题,技术升级和设施建设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即企业应加大对自动化安全防护设备、智能监测系统和高效应急响应系统的投入,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设施能够及时识别、预警、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具体而言,企业可利用工业物联网(IoT)技术在设备中部署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振动、气体泄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异常检测和预测,提前预防潜在安全风险[6]。同时,需在生产线上配置消防设备、紧急停机装置、自动报警系统等高效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对于如高温炉、高压容器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企业还应根据相关安全标准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再次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2.3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与参与度

安全管理的成效不仅依赖于技术和制度,更依赖于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参与度。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确保全员都能自觉遵守安全规范,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案例分析和安全演讲等方式,增强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知,并注重引导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优先”思想。其次,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7]。即可以通过设立安全委员会、工人安全代表大会等形式,让员工对安全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此外,还应鼓励员工进行自查与互查,定期组织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8]。

结论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在当前形势下仍存在不少不足,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技术投入不足和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等方面。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技术设施建设以及举办员工安全培训,企业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整体安全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监控系统和风险预警技术的投入,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确性与实时性,进而使机械制造企业将能够在保持高效生产的同时,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朋伟,陈静.新形势下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6):446.

[2]杨鑫刚,王起全,陈文涛,等.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绩效评估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42(6):1189-1197.

[3]谢宝萍.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措施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4):169-170.

[4]吉勇.基于精益管理视角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25-26.

[5]张寅威,李伏林.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人工智能与工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宁波保税区海天智胜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2024:3.

[6]光涛.新形势下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探讨[J].今日财富,2021,(06):61-62.

[7]陈鼎淇,李戈真.浅谈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1):26-27.

[8]朱岳刚.工业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产线上的应用[J].中国机械,2024,(30):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