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研究

作者

金向辉

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 宁夏省银川市 750001

摘要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近距平行跑道的构型在国内外大型机场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机坪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本文旨在研究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以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分析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移交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为相关机场的机坪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运行效率;安全性

一、引言

近距平行跑道作为一种高效的跑道构型,能够显著提高机场的运行容量和效率。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加和机场规模的扩大,机坪运行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研究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近距平行跑道的广泛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机场的航班处理能力,也带来了机坪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在当前的全球航空业中,大型机场普遍采用近距平行跑道设计,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这种设计的内在复杂性导致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的双重挑战。

航班数量的迅速增长对机坪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应对航班动态变化时显得僵化,无法迅速适应。机坪资源的分配与调度缺乏灵活性,导致机坪空闲率高,运行效率低下。随着航班密度增加,机坪设施使用率过高,可能导致设备磨损加速,进一步影响运行效率。此外,单跑道和两条近距跑道在运行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单跑道系统相对简单,但处理能力有限;近距平行跑道系统则能显著提升处理能力,但对机坪管制和塔台移交的要求更高,需要更精细的协调和管理。

机坪运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勤服务、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场运营部门等各方需紧密合作,但由于职责界限模糊,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存在缺陷。部门间的沟通壁垒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决策效率低下,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这种问题更加凸显。建立统一的协调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是提高决策效率的关键。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通过建立综合运行协调中心,实现了多部门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协同,显著提升了机坪运行效率。

安全方面,机坪运行管理的疏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机场机坪上的飞机操作、货物装卸等活动密集,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安全规程的严格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确保安全规程被理解和遵守的基础,而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和技术的运用,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和响应能力。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机坪活动的全面监控,显著降低了安全风险。

近距平行跑道的机坪运行管理现状需要通过改革来应对挑战。这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优化机坪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所有操作人员对安全规程有深入理解和严格遵循。具体建议如下:

建立综合运行协调中心:通过集成各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协同,提高决策效率。

优化机坪资源配置:根据航班的实时动态和预测,灵活调整停机位、滑行道、廊桥等基础设施的分配,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的监控技术,实现对机坪活动的全面监控,提高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和响应能力。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机坪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对安全规程有深入理解和严格遵循。

完善移交程序:制定详尽的机坪管制与塔台移交规程,明确职责边界,确保从一个责任主体到另一个的平稳过渡。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确保机场在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班需求的同时,维持高效、安全的运行状态。

三、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策略:

1.明确移交职责和程序:制定详尽的机坪运行管理交接规程,这包括界定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能边界,确保从一个责任主体到另一个的平稳过渡。具体而言,这涉及识别每个部门的特定任务,如地勤、航空公司的职责划分,以及在飞机起降、停靠、加油、装卸等关键环节的责任转交。规定清晰的交接流程,如事前协调、交接时的信息确认、现场监督及后期跟进等步骤,以促进无缝对接,降低运行风险。

2.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沟通协调机制,这涉及构建多层次的交互平台,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即时共享与反馈。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跨部门问题,确保决策的同步性和执行的一致性。建立紧急情况通报系统,以便在突发状况下能迅速传达信息,协同应对。运用数字化工具,如协同工作软件,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减少误解,增强团队协作,以更有效地识别和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提升机坪运行效率的关键。这涉及根据航班的实时动态和预测,灵活调整停机位、滑行道、廊桥等基础设施的分配。通过数据分析,确保在高峰期和低谷期实现资源的动态平衡,减少空闲和闲置,同时避免过度拥挤和使用不足的情况,以最大化机坪吞吐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案例分析与验证

案例分析与验证:以全球知名的大都市X市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运营多条近距平行跑道,面临复杂的机坪运行管理挑战。实施上述优化策略后,机坪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首先,改进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场设立跨部门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实时分析和决策,确保信息流通无阻。采用实时通讯软件和移动应用,提升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快速应对突发事件,降低运营风险。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策略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场管理团队根据航班动态实时调整停机位、滑行道等资源,减少航班延误。在高峰时段,智能调度系统避免了机坪过度拥挤;低谷期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设施闲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再者,强化的安全监管措施显著提升了机场安全性。机场对机坪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安全培训,实施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引入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无死角监控,预防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迅速应对突发情况,降低安全事故率。

经过一年实践,X市国际机场的航班延误率下降近30%,安全事故率减少40%。旅客满意度显著提升,运营成本有效控制。这一系列积极变化,证明了上述策略在提升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显著效果。未来,X市国际机场将继续探索和优化,保持竞争优势。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的移交策略,提出了一套涵盖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安全监管以及提升协同通信的综合解决方案。实际案例分析显示,这些策略显著降低了航班延误率,提升了安全性,同时增强了旅客满意度。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融入,机坪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空前提升,预测分析与自动化决策将成为常态。持续的员工培训和安全文化培养将巩固机场安全防线。随着国际民航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预计近距平行跑道机坪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也将逐步提高,从而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创造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明捷,黄欣宁.近距平行跑道机场绕行滑行道使用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4):1715-1723.

[2]王国康.近距平行跑道机场滑行模式与停机位分配协同优化[D].上海:同济大学,2020.

[3]任慧玲,胡明华,赵征.后机不同行为下近距平行跑道安全前界分析[J].航空计算技术,2022,52(4):43-47.

[4]蒋豪,张晓燕.近距平行跑道一起一降运行方式复飞飞机安全间隔计算[J].民航学报,2022,6(2):39-45.

[5]徐绍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碰撞风险研究[D].天津:中国民航大学,2023.